阅读:
原标题:新闻1+1丨各地育儿补贴陆续出台 发放标准一文了解→
当“发放育儿补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育儿补贴怎么发、相关制度如何设计、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就成了今年两会结束之后,舆论持续关注的热点。目前,已经至少有23个城市,探索实施了育儿补贴措施。各地的探索,有何异同?育儿补贴制度,如何更科学、合理?
推进育儿补贴制度
钱怎么出?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副院长 杨凡:人口发展的情况下,生育不仅对家庭本身带来好处,更重要的是也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在这样的情况下,生育成本就应该由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除了家庭之外,还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应该出一部分钱。
钱是不是越多越好,主要是看政策所在的阶段。在政策初期,钱的数量提升,会使效果有明显的提升。但到了政策后期,制约人们生育意愿的不只是钱,还有方方面面。这时需要其他政策协同,如果钱一下子给太多的话,可能会对财政形成巨大的压力,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育儿补贴发到多少岁?
一次性发还是按月发?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副院长 杨凡:国外通常做法是0至18岁都会发放,但我们国家应该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特别是在政策设计初期,可以设计0至3岁或者0至6岁,以后随着经济社会条件发展,可以慢慢再扩大。
是一次性发,还是按月发?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一次性发,操作简单,行政成本比较低,老百姓的获得感很强,因为数字很可观。
按月发的好处是财政压力比较低,而且有些孩子的状况会变化,比如监护人、居住地发生改变了,这些后续情况,按月发会更精准。
对一孩的补贴是否也需要加强?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副院长 杨凡:无论是学界,还是社会,还是政府部门,都有一定的共识,生育补贴应该覆盖到一孩家庭。现在更多地方主要是针对二孩和三孩,原因是体量相对来说比较小,财政的压力不会一下子变得很大。目前这种循序渐进的做法也是对的,先有这个制度,先给二孩、三孩家庭,然后慢慢再扩展到一孩。
发放育儿补贴如何兼顾家庭差异?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副院长 杨凡: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都有一定的经济条件。
有研究表明,经济条件越高,可能生育三孩的意愿也越高,这就需要对生育补贴制度有一个更精细化的设计。比如,在国外有些地方的做法是根据家庭的收入去设计补贴标准,如果家庭收入比较高,补贴标准则会比较低。
这是后期我们对生育补贴制度完善的方向,它需要建立在对家庭收入、对人群特征有精准了解的基础上。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孙宝震]03/26 07:32 / 半岛新闻客户端
从地铁北九水站下车,步行大约15分钟的时间,穿过如同世外桃源的大崂村,就来到大崂樱桃谷。大崂樱桃谷的花儿已经开得非常盛,漫山遍野,是一片片粉的、白的,路边几棵樱桃树间还夹着一棵杏树,鲜艳的花朵很醒目。
03/04 07:38 / 青岛日报
车辆更新让乘客乘车更加舒适,公交出行服务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今年以来,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拓展“公交+”定制服务、婚庆等个性化、智慧化服务,提升绿色出行吸引力,努力营造更加顺畅便捷的城市交通环境。
03/24 08:33 /
杨阳介绍,万物潮打破传统业态边界,以场景爆款、主题社交活动、主理人IP孵化为运营主线,打造“创造者—消费者—游客—玩家”的全链条体验式社交空间。
03/17 09:54 / 观海新闻
据了解,八大关、太平角的部分房屋目前已建立“建筑健康档案”,运用BIM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测,并积极打造文化IP矩阵,开发建筑主题文创、数字藏品等衍生品,串联周边文旅资源形成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