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3月20日讯 3月20日上午,由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青岛中华文化学院)携手青岛监狱共同举办的“国学进狱园”中华文化系列讲座第五讲,于青岛监狱正式启幕。
本次讲座邀请到了青岛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讲师团成员、青岛华兴教育商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家文化资深培训导师孟庆华进行授课。在青岛监狱内,服刑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静心聆听了这场发人深思的授课。
讲座以“破茧重生的力量”为主题,孟庆华老师以独特的视角,通过讲述跨越历史长河与现代社会的人物故事,为服刑人员带来了一场触及灵魂的心灵洗礼与思想重塑之旅。讲座伊始,孟老师便抛出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倘若时光倒流,你是否仍会做出当初的行为或决定?”随后,引用“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的经典语句,将服刑人员的思绪引入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之中,引导他们认真思考对家人和社会所肩负的责任。
在讲解过程中,孟老师信手拈来《论语》《周易》《三字经》等经典著作中的名言警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为人处世、修身齐家的道理。他层层递进,阐述了人生追求的三大境界——做好自己、照顾好家人、造福社会,让服刑人员清晰地认识到个人错误行为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从而促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进行深刻反思。
课堂互动环节,孟老师列举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史记》以及六尺巷等经典故事,让服刑人员深刻领悟“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此外,他还通过讲述诸葛亮鞠躬尽瘁、苏武北海牧羊等先贤事迹,深度挖掘这些人物在困境中坚守信念、突破自我的精神力量,鼓励服刑人员冲破心理困境,勇敢直面过去,重拾自信,改过自新,努力成为对家庭和社会有用之人。既然错误已然发生,就要勇敢承担,将当下的处境视为生命的“磨炼”。不仅如此,孟老师还借助“鹰的重生”等视频短片,向服刑人员传递希望,让他们相信一切皆可重新开始。
课程现场,许多服刑人员内心经历了强烈的碰撞与洗礼,不少人当场流下了懊悔的泪水。此次专题教育课程,通过深度剖析历史故事、传统文化与人生哲理,为监狱服刑人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精神指引。(于晓)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05/15 09:26 / 青岛日报
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积极构建圈内同城发展、济青‘双圈’联动发展、济青郑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整体格局”。这是不久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会议上作出的部署。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