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栈桥的海鸥“脸黑了”? 是繁殖季的“浪漫信号”

2025/03/21 07:27

阅读:

原标题:栈桥的海鸥“脸黑了”?

春风和煦,鸥舞翩跹,数千只海鸥在青岛海边自在翱翔,洁白的小精灵们翅膀闪着光,飞过波光粼粼的海面。大批市民和游客驻足,喂鸥、拍鸥、赏鸥,一派人鸥共舞的美好画面。不过很多游客市民会发现,最近部分海鸥的脸好像变黑了,那黑黑的脑瓜显得憨态可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海鸥“变脸”

繁殖季的独特信号

青岛观鸟协会副会长徐克阳给出了答案。原来,栈桥区域最常见的红嘴鸥,其头部变黑的部分是繁殖羽,这一变化意味着它们已步入成年,开启“谈情说爱”的繁殖季。从三月起,这些“脸黑”的海鸥便会陆续离开青岛,踏上北迁之旅。值得一提的是,海鸥们并非整齐划一地启程,有的南方海鸥在北上途中会在青岛短暂停歇,而本地海鸥则率先踏上北归之路。

与此同时,那些脸部依旧洁白的海鸥,多为去年出生、尚未完全成熟的个体。由于它们尚不具备繁殖能力,即便抵达繁殖地也无法参与繁衍,所以选择留在胶州湾度夏。这类海鸥数量通常不多,多则上千只,少则几百只。同样的规律也适用于黑嘴鸥、棕头鸥等其他海鸥品种。

海鸥齐聚

青岛成候鸟驿站

在青岛的海边,红嘴鸥是“常客”。其身形、毛色与鸽子相仿,因此被亲切地称为“水鸽子”。红嘴鸥嘴脚皆红,身体大部分羽毛为白色,尾羽呈黑色,脚和趾在冬季会由赤红色转为橙黄色。它们的踪迹遍布世界众多沿海港口与湖泊,常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及海湾,繁殖范围极为广泛。

黑尾鸥属于中型水禽,头、颈、腰、尾上覆羽及整个下体皆白,背和两翅呈暗灰色。它们终日在海面上空盘旋,或追随船只寻觅食物,也常成群结队在沿海渔场活动。

灰背鸥因成鸟灰黑色的上体而得名,是大型海鸥的一种,其主要繁殖地在勘察加半岛至日本北海道一带。受地理因素限制,能进入我国东部沿海的灰背鸥数量稀少。在青岛,灰背鸥同样罕见,不过每年都会稳定现身于市区沿海的几个特定地点。

蒙古银鸥是青岛数量最多、最为常见的大型鸥类,无论是海滨、河流,还是水库、湿地,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并且是最早抵达青岛的大型鸥。

这些海鸥的老家远在西伯利亚、蒙古的吉尔吉斯湖、乌布苏湖以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每年十月末,它们跨越内蒙古、华北和山东半岛,奔赴青岛越冬,次年四月又踏上归程。迁徙之路充满艰辛,鸟类不仅要承受长途飞行的疲惫,还要应对大自然的严峻考验。尽管路途充满变数,它们依然年复一年地辛勤往返,坚守与这片海的约定。

文明观鸥

守护和谐生态

为了更好守护这些小精灵,今年以来,青岛积极开展“鸥遇青岛 文明相伴”系列活动,借助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力提升市民游客的文明旅游意识。志愿者们走进校园、社区,深入海边、景区,通过发放传单、组织有奖问答等方式,细心为游客讲解海鸥知识,倡导文明喂鸥,将文明旅游理念传递给千家万户。

文明观鸥需注意诸多要点,首先是选择合适食物,市面上专为鸟类设计的饲料营养均衡,小鱼干、面包屑、谷物等自然食物也较为安全,坚决不投喂巧克力、含油盐重的食物以及塑料制品。定点投喂,适量投喂,每次投喂量不宜过大,避免食物浪费和海鸥过度聚集。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 记者 高静文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陆云琦]

青岛话题

情绪消费兴起 有宣传含“微醺”字眼存在“擦边”风险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北宅樱桃花进入盛花期 不少市民游客盛装组团来打卡

03/26 07:32 / 半岛新闻客户端

从地铁北九水站下车,步行大约15分钟的时间,穿过如同世外桃源的大崂村,就来到大崂樱桃谷。大崂樱桃谷的花儿已经开得非常盛,漫山遍野,是一片片粉的、白的,路边几棵樱桃树间还夹着一棵杏树,鲜艳的花朵很醒目。

深度报道

资源亮相“出圈” “很City”的青岛发出文旅之约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

当影视镜头对准青岛老城区 一街一景皆故事

04/18 08:09 / 青岛日报

影视镜头常常对准历史时空与繁华摩登交错的青岛老城区,以鲜活和重生的代入感,解读着这座城市最浓郁、最生动的底色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