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2025年青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工作要点印发,“六大工程”发力就业创业、人才引进等——
引进集聚首次来青就业青年人才15万人以上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本报3月30日讯 日前,《2025年全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工作要点》印发。今年,青岛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以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抓手,通过开展“六大工程”,全面构建更高质量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力争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扶持创业3万人以上,引进集聚首次来青就业青年人才15万人以上。
实施就业服务提质工程。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开发见习岗位不少于1万个,开展好“1131”服务(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和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支持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重要任务,健全岗位推荐、职业培训等一体化服务机制,重点关注大龄农民工关爱帮扶。支持困难群体就业作为底线任务,完善长期失业青年“一人一档”清单化帮扶机制,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实施创业服务提档工程。开展创业素质能力提升培训行动,创建“理论教学+虚拟实训+见习实训”创业培训课程。择优选聘创业导师,建立创业导师资源库。完善“以赛促创”机制,常态化举办“创·在青岛”创新创业大赛。实施大学生创业护航行动,开展“创业陪跑”行动,全面助力创业者茁壮成长。深入实施高能级创业孵化园区创新发展行动,积极开展创业型街区建设。以创业“鲁滇模式”为样本,积极打造创业资源融合互通的“鲁+X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省域创业协同经验。
实施人才引进服务提标工程。围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持续强化“青聚英才”人才招引服务品牌,高质量举办“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招才引智名校行”等活动。邀请更多在校生参加“高校学子看家乡”“青雁归巢”等活动,全市新增“校园青年引才大使”100人,推动青年引才前置化。出台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办法,聘任新一批海外引才特派员,鼓励留学人才来青就业创业。举办第二十五届“蓝洽会”和“2025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助力海外优质人才项目落地。提升青年人才政策兑现质效,全面铺开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和一次性安家费“即申即享”。启用青岛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中心,着力构建档案管理服务新场景。
实施人力资源配置提能工程。优化打造覆盖市、区、街、社区四级用工服务专员队伍,提供“一对一”用工保障服务。持续打造舒心“夜”市品牌,举办“家政服务大集”,全市举办线上线下招聘1000场以上。建强职业指导队伍,创新开展“职业指导沙龙”“我和大咖面对面”等特色活动。
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效工程。摸排待就业群体培训需求,精准匹配提供就业技能培训信息。引导开展企业岗前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和“金蓝领”培训。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5万人次。就地就近开设技能夜校、公益第一课、社区课堂等各类职业培训。持续推进“一区(市)一特色”建设,开发、培育具有区市特色的培训职业(工种)。探索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联盟(联合体),提高培训要素利用效率。
实施就业人才服务“数智就享”提速工程。打造多种“人工智能+就业”场景,试点建设“数智就业”服务区。构建就业景气指数看板和人力资源市场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就业帮扶智慧化服务平台,实现重点人群就业能力提升和帮扶精细化管理。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孙宝震]03/26 07:32 / 半岛新闻客户端
从地铁北九水站下车,步行大约15分钟的时间,穿过如同世外桃源的大崂村,就来到大崂樱桃谷。大崂樱桃谷的花儿已经开得非常盛,漫山遍野,是一片片粉的、白的,路边几棵樱桃树间还夹着一棵杏树,鲜艳的花朵很醒目。
03/04 07:38 / 青岛日报
车辆更新让乘客乘车更加舒适,公交出行服务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今年以来,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拓展“公交+”定制服务、婚庆等个性化、智慧化服务,提升绿色出行吸引力,努力营造更加顺畅便捷的城市交通环境。
03/24 08:33 /
杨阳介绍,万物潮打破传统业态边界,以场景爆款、主题社交活动、主理人IP孵化为运营主线,打造“创造者—消费者—游客—玩家”的全链条体验式社交空间。
03/17 09:54 / 观海新闻
据了解,八大关、太平角的部分房屋目前已建立“建筑健康档案”,运用BIM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测,并积极打造文化IP矩阵,开发建筑主题文创、数字藏品等衍生品,串联周边文旅资源形成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