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行走黄河|东阿铜城街道艾山村:黄河畔的乡村振兴样本
北疆新闻聊城4月11日消息(李文华)11日下午,“行走黄河”行进式主题采访媒体团走进山东聊城东阿县铜城街道艾山村。这座地处黄河岸边的小村庄,凭借丰富资源与创新模式,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阔步前行,成为黄河流域乡村发展的亮眼样本。
艾山村充分利用艾山与黄河的优美自然风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流转1000余亩土地,打造出集牡丹观光、休闲采摘、中草药种植、艾灸体验、黄河风景于一体的3A级艾山风景区。牡丹园游客服务中心、艾的月亮湾等休闲设施完备,老杨家农家院、依山居民宿等特色产业兴旺,极大丰富了旅游业态。
铜城街道办事处宣传委员秦丹丹介绍:“连续八年举办的牡丹观光节,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年旅游收入500余万元,带动周边60余名村民就业。”通过艾草的影响力,发展农文旅的旅游业态,绿水青山成了村民的“幸福靠山”。
“九顶莲花艾”的美丽传说,为艾山村艾草产业赋予深厚文化内涵。东阿县铜城街道艾山新村党委第一书记王同旭介绍:“我们与企业合作,流转村民400余亩土地种植艾草,深入挖掘其价值,投资 1000余万元建设艾灸体验馆、艾园、艾草电商运营中心等。”通过生产艾条、艾柱等养生产品,实现艾草“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周边300余人就业。
艾山村以“黄河岸边古村落”为依托,启动“乡村记忆工程”。在原址建设艾山乡村记忆馆,原貌修复艾山南大街景观,保留富有年代感的大门、石墙、拴马石等。流转改建10处闲置老宅基、老房屋,投资300余万元新建5处民宿、50余间精品房,保护性开发古村落。民宿老板杨继刚感慨:“乡村振兴让我受益,现在比跑运输安稳多了,游客来这儿看黄河、赏艾草,还会住民宿。”
艾山村在生态、文化、产业等多方面协同发力,不仅留住了乡村的“乡愁”,更开拓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其他乡村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查看原文】【编辑:吴迪】
阅读全文
[来源:北疆新闻 编辑:陆云琦]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