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行走黄河·记者手记|没想到,济宁竟是座"双面之城"

2025/04/14 16:10

阅读:

原标题:行走黄河·记者手记|没想到,济宁竟是座"双面之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子慧

在济宁,我经历着奇妙的“时空转换”——上午还置身未来智能工厂,看机器人精准运行复杂轨迹;下午已漫步尼山圣境,在大学堂细读竹简上的圣贤文章。不曾想,它竟是一座在传统与未来间自由穿梭的“双面之城”。

去山东新能船业采访时,我带着对传统船厂的刻板印象:油污、噪音、粗放的体力劳动。然而,智能化联合车间里,机械臂精准焊接、AGV无人运输车穿梭配送,仿佛置身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世界”。这场“反常识”的工业革命,源于济宁能源的本土资源、中集集团的海工技术、宁德时代的电池方案和武汉理工的设计智慧。四方合力,让传统造船厂蜕变为智能工厂——年产能240艘绿色船舶的背后,是全流程数字化的底气。物联网平台的实时数据,更让上下游企业协同效率大幅提升。原来,当造船业装上“数字大脑”,重工业也能拥有“精致的灵魂”。

惊叹未消,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又带来更猛烈的认知冲击。

“过年期间,我们这儿最忙的反倒是机器人——它得给员工们写福字。”工作人员的一句玩笑,道出这些工业伙伴的智能化程度。在这座充满未来感的工厂里,机械臂虽不会躬身行礼,却以微米级精度完成每个动作,用算法诠释着独特的“礼仪”。从汽车零部件到医疗健康,从精密加工到科研教育,它们正重塑多个行业的制造标准。扎根孔孟之乡的珞石野心不止于此——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全面建成后,将实现年产5万台工业机器人、年产值20亿元的规模,并计划年内登陆科创板,开启新征程。

转身踏入尼山圣境,时空骤转。72米高的孔子像俯瞰大地,脚下的世界却已焕然一新。大学堂外,汉服青年戴耳麦聆听讲解,前方白发老者举手机悠然自拍。这一幕,将济宁的“双面”具象化:传统与现代并非对立,而是相互滋养的共同体。

在鲁缘村,全息投影让春秋时期的求学场景于数字光影中重生。当智能科技与竹简论语同频共振,济宁的“双面”也有了答案——传统不是包袱,而是创新的根基;科技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文化的当代演绎。这或许正是“传统如何走向未来”的最佳注解。

[来源:齐鲁壹点 编辑:陆云琦]

青岛话题

情绪消费兴起 有宣传含“微醺”字眼存在“擦边”风险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北宅樱桃花进入盛花期 不少市民游客盛装组团来打卡

03/26 07:32 / 半岛新闻客户端

从地铁北九水站下车,步行大约15分钟的时间,穿过如同世外桃源的大崂村,就来到大崂樱桃谷。大崂樱桃谷的花儿已经开得非常盛,漫山遍野,是一片片粉的、白的,路边几棵樱桃树间还夹着一棵杏树,鲜艳的花朵很醒目。

深度报道

当影视镜头对准青岛老城区 一街一景皆故事

04/18 08:09 / 青岛日报

影视镜头常常对准历史时空与繁华摩登交错的青岛老城区,以鲜活和重生的代入感,解读着这座城市最浓郁、最生动的底色

青岛乡村什么最时尚?村咖象征“诗和远方”开始“出圈”

04/09 08:53 / 青岛日报

继村超、村晚之后,村咖也开始“出圈”。在浙江、上海等地的乡村,尤其是在城市附近的乡村中,很多乡村咖啡馆都成了网红店,吸引城市中的人纷纷到访打卡。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