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行走黄河丨孔子IP的又一个文化阵地五一开张

2025/04/14 16:12

阅读:

原标题:行走黄河丨孔子IP的又一个文化阵地五一开张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吴修明报道 “我们鲁源小镇项目是当作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中华优秀文化体验基地来打造的,希望能成为中国研学第一镇。”4月12日,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君毅说,他们操盘的鲁源小镇今年五一开张。

“行走黄河”行进式主题采访团来到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在瞻仰鉴赏气势恢宏的尼山孔子塑像后,乘车十分钟,记者一行到达鲁源村小镇。

春秋战国时期,鲁源村是鲁国陬邑属地,《史记》记载其为孔子故里。作为山东乃至中国最大的文化IP,曲阜孔子文化旅游方兴未艾。襟山带水的鲁源小镇建成迎客,无疑会催生一个全新的文化教育业态,即基于儒家基础的中华研学游,持续、多元、艺术地挖掘鲁源村的孔子人文历史,重点发展研学修学、教育培训、旅游演艺、文创开发等,搭建起中国研学产业的权威平台。

鲁源村的鲁源小镇毗邻尼山,项目规划用地约1762亩。在已经竣工的若干建筑景点,工作人员介绍了平台蕴涵的内容,包括字源、体验、射覆、数字化新媒体影像场景等环节,取法古典权威,单元独立成景,集知识性、趣味性、鉴赏性于一体,赋予传统文化以新体验、新内容,作为尼山圣境的配套,堪称一体两翼。王君毅告诉记者,尼山圣境与鲁源小镇,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由一个团队打造。通过以游代学,全龄、全时、全季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推动不同产业跨界、集聚、融合,最终形成景区、园区、社区、校区四位一体的格局,寓教于乐,是一所没有院墙的大学。

尼山圣境一期毗邻尼山孔庙,规划占地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文化修贤度假胜地”和“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核心文化主题为“明礼生活方式”。2018年9月底,孔子像、大学堂、鲁源村游客集散中心、尼山书院酒店等一期项目全面建成开园;2020年9月,尼山讲堂、尼山宾舍全面建成,开园至今,已接待国内外游客750多万人。

工作人员介绍,项目全面建成后,借助孔子IP大力量,鲁源村将成为全球具有杏坛体验价值、书院游学特色的文旅小镇,推动不同产业跨界、集聚、融合发展,与尼山圣境互相依托互相联动,使尼山片区形成规模化的文旅发展大格局,成为推地方全域旅游大发展、引领地方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区,全面助文化强市、文化强省、文化强国战略的进阶。王君毅说,“人常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全球范围的影响力,让我们具备了先天的优势,今天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如果把诗、书、礼、易、春秋的教育艺术化呈现出来,把孔子故事讲好、讲活、讲出彩,加上大家的参与互动,我相信,我们孔子IP尼山大片区,一定有希望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代表国家形象、彰显山东品牌的文化高地和产业高地。”

记者在现场看到,正在紧张施工中的鲁源小镇,景区11处点位已有身穿周服汉服的男女演职人员施礼迎客,一招一式穿越感十足。西厢池水中央亭台上,蹁跹起舞的女子,在急风里长袖善舞,宛若凌波仙子,古风盎然,飒若惊鸿。走进一些点位,饱满丰富,已具备接待能力,冠盖式房屋建筑古朴雅致,内容表达现代感十足。4月12日恰逢周六,尼山孔庙更是人头攒动,游客如织。在一处高大殿堂,数十名少年身着深色礼服,席地端坐几旁,或习字作画,或诵读经典,氤氲在一片浓郁热烈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中华研学第一镇”形象逼真地做了背书。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陆云琦]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