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4月14日讯 在社区生活中,老年人不仅是经验的传承者,更是社区温暖与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他们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2025年崂山区民政局联合社会组织开展社会组织为老服务专项行动,构建老年人服务体系。近日,在崂山区民政局的指导下,青岛至成社工联合万林集团在中韩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 “了凡智慧赋能量,绒花手艺传古韵” 为老服务系列活动。此次活动聚焦老年人的内心成长与文化体验,围绕命运赋能与非遗传承两大核心,为社区老年群体带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体验。
趣问开篇 探索命运奥秘
“叔叔阿姨们,很多人觉得命运天定,事实真是如此吗?今天就让咱们一同探寻命运的奥秘吧!”活动伊始,至成社工现场播放了《了凡四训》的作者袁黄先生逆天改命的故事,顺势引出活动主题 —— 命运观与赋能理念,成功勾起了老人们的好奇心,也为后续深入探讨命运与自我赋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赋能气球 传递成功力量
“我有成就感的事情是我第一次自己使用购物软件买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上次的活动自己动手制作完成了柿柿如意扭扭花,就感觉特别有成就感。”紧接着,社工通过“赋能气球” 的游戏,引导老人们分享了自己曾经通过努力实现的小目标或者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这些看似平凡却充满力量的经历,让老人们回忆起自己的闪光点,增强了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深刻感受到,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实现目标、改变命运,对赋能理念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非遗绒花 传承古韵魅力
随后,在至成社工的带领下,老人们一起学习制作了百合扭扭花,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老人们相互交流制作心得,互帮互助。尽管制作过程并不简单,但老人们都展现出了十足的耐心和热情。不一会儿,一朵朵绚丽多彩的绒花在老人们手中绽放,绒花独特的造型和鲜艳的色彩为活动现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让老人们体验到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分享交流 感悟生活哲理
完成绒花制作后,老人们纷纷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思考制作绒花时克服困难、不断尝试的经历与改变命运的联系,以及绒花寓意对自身生活的激励。一位老人感慨地说:“制作复杂花瓣时,我不断调整方法,就像面对生活难题不放弃、寻找新出路。绒花象征着美好,也提醒我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等待我们去发现和创造。” 老人们的分享真挚而深刻,现场充满了温暖与智慧的交流。
活动盘点 展望美好未来
活动接近尾声,至成社工对本次活动内容进行了全面总结,再次强调命运可控及赋能的重要性。随后,社工邀请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写下对活动的展望、需求以及意见建议。老人们认真思考,纷纷拿起笔,写下自己的心声。有的老人希望能多举办类似活动,有的则建议增加一些户外体验环节。这些宝贵的反馈将为后续活动的优化和开展提供重要参考。
此次活动不仅助力社区老年人提升了他们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增进了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助,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同时通过互动式交流、互助式体验,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赋能了老年人社区参与力量。未来,在崂山区民政局的领导与支持下,至成社工将继续发挥社会组织优势和特长,以助老食堂为阵地,以文化“两创”为主线,构建完善为老服务资源支持体系,精准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助力构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为老服务品质化和专业化。(解宁)
[来源:信网 编辑:秦璐]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