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闪电评论 | 向“智”而行,山东煤矿智能化转型引领煤炭行业新变革
煤炭行业智能化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山东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在这场意义深远的转型进程中,勇立时代潮头,成功实现从传统“人海战术”向先进“算法值守”的跨越,引领着全国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浪潮。在千米深的井下,一张智能安全网正徐徐织就,为煤炭产业的发展开启了全新篇章。
矿山大模型的赋能,让充满智慧的矿山“站”了起来。从采煤机、液压支架到输送系统、供液系统等各个关键环节,山东全面筑牢煤矿智能开采基础,实现了从局部单元到成套系统的重大飞跃。例如,兴隆庄煤矿引入矿山大模型,实现数据端全覆盖,达成“人少则安”的目标,从人工盯守转变为机器盯守,能够提前预警,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鲍店煤矿成功打造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行的智能综放工作面,顺利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还率先运行全球首套矿用高可靠5G专网系统,不仅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更有力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阳城煤矿则聚焦构建“井上井下一体化”与“采掘辅助一体化”双轮驱动的智能管控体系,仅井下机电、提升、运输“三大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就有效减少了固定岗位人员。通过智能化建设,山东的煤矿企业切实实现减人增效,提升了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山东煤矿智能化转型的成功,得益于政策的有力支持、企业自身的积极探索以及科技产业的坚实支撑。山东省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明确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推进方向与工作目标,为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各煤矿企业积极引入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持续加大装备投入与技术创新力度,深入推进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如今,在矿山大模型的赋能下,随处可见会思考的智慧矿山,山东的智能化煤矿中,“算法值守”成为新的工作场景。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煤炭行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年产千万吨级煤矿增至83处,采煤机械化程度达99.32%。同时,智能化煤矿建设加速推进,智能化产能已占总产能的50%以上。科技创新正在成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前瞻布局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兴隆庄煤矿,既是山东促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更是中国煤炭工业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升级跃迁的典型范例。智能化转型不仅提升了山东煤炭产量和质量,保障了区域内能源供应稳定,还为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同时,智能化转型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如煤矿智能设备制造、软件开发等产业的兴旺,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在煤矿智能化建设这一顺应时代潮流的重大变革中,山东的转型实践不仅提升了山东煤炭产业的竞争力,更为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借鉴。相信在未来,山东煤炭产业将在“人工智能 +”行动中描绘出更为壮美的画卷。(文/殷建光 张恒)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陆云琦]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03/26 07:32 / 半岛新闻客户端
从地铁北九水站下车,步行大约15分钟的时间,穿过如同世外桃源的大崂村,就来到大崂樱桃谷。大崂樱桃谷的花儿已经开得非常盛,漫山遍野,是一片片粉的、白的,路边几棵樱桃树间还夹着一棵杏树,鲜艳的花朵很醒目。
04/09 08:53 / 青岛日报
继村超、村晚之后,村咖也开始“出圈”。在浙江、上海等地的乡村,尤其是在城市附近的乡村中,很多乡村咖啡馆都成了网红店,吸引城市中的人纷纷到访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