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破局万亿赛道 青岛探路二手交易标准化

2025/04/16 08:39

阅读:

原标题:破局万亿赛道,青岛探路二手交易标准化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丁倩倩

“不是新款买不起,而是二手更有性价比。”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入坑”二手商品,二手交易的市场规模已破万亿元。据中国旧货业协会综合各机构数据测算,2023年,二手流通行业交易额约为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6%,到2025年,这一数据或将突破3万亿元。

这一市场的吸引力不仅仅源于其快速增长的巨大规模,发展二手交易、盘活闲置资产符合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更是打造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重要部分。畅通二手商品流通途径,有助于释放新产品的消费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城市的闲置二手电商交易额每增加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加0.1%。

但是,与市场的快速扩张相伴而行,货不对板、售后无门等现象依然是阻碍二手商品流通的“拦路虎”。二手商品作为非标商品,推动商品的标准化与流程的规范化是破除消费者信任危机、加速推动行业规范发展的关键。

青岛有望成为破局者。日前,青岛入选商务部公示的10个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名单,意味着青岛要在二手商品流通的更多领域和环节进行先行先试。在此之前,青岛已经吸引了转转、爱回收等头部二手电商交易平台的重点布局。凭借试点契机,青岛有望依托产业链优势,推动更多细分领域的二手交易迈向标准化。

年轻人是二手市场主力

高速增长的二手商品交易市场最大的特点是“00后”“90后”等年轻群体是市场的主力。

转转最新提供的数据显示,平台交易用户中,18岁至24岁的用户占比达34%,25岁至34岁的用户占比达36%。闲鱼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平台“95后”用户占比最多,仅2023年就有3000万“95后”新用户涌入闲鱼。

青岛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全市67.8%的受访居民参与过二手闲置物品的处置或交易,77.8%的受访居民愿意在未来参与二手闲置物品的交易。

年轻人为什么爱“二手”?有数据显示,近半数消费者选择购买二手产品的原因为“节约成本”。“90后”的晓晓时常光顾二手交易网站,是为了给自己置办一件Cosplay服装。一件Cosplay服装动辄上千元,但这种服装很少反复穿,于是买二手就成为多数玩家的选择。像晓晓一样“为爱发电”的二手交易消费者不在少数,潮玩手办、二次元商品、限量球鞋、绝版书等二手商品是当下二手市场中受年轻人追捧的重要门类。

同时,绿色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也重塑着“二手经济”的发展格局,有调查显示,近四成消费者认可二手产品“环保可持续”。此外,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以来,也推动二手交易的快速增长。某电子产品交易平台负责人表示,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三类数码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对回收业务的提振作用明显。

年轻消费者的大量“入局”,让传统的二手交易变得极具活力、极富爆发力。据初步统计,2024年青岛市域内二手手机、二手服装、二手家具、二手车等二手商品交易额估值约为200亿元,拉动新品消费约470亿元,分别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7%左右。

在经营主体上,青岛逐渐形成“一区一特色”及传统旧货市场和新兴二手电商平台结合的发展格局。市商务局统计,目前全市有自建互联网交易平台的企业就有4家,另外还有成规模的旧货交易市场30余处,设有二手交易区的集市100余处。

二手电商平台强力驱动

二手商品市场的快速增长,二手电商平台是最重要的推手。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二手电商行业的用户规模在2023年已达到5.8亿人。

近年来,头部二手电商交易平台纷纷加注青岛,其中包括转转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万物新生集团。前者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二手手机交易平台,全平台注册用户超4亿人;后者是国内唯一一家二手交易与服务上市公司。

转转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落户青岛,并于2022年5月在西海岸新区投资建成全国最大的多品类二手智能质检中心。转转集团青岛智能质检中心负责人田野介绍,中心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配备智能化检测设备、智能化立体仓库,目前年处理能力近千万件。“不局限于手机等数码3C商品,目前业务范围扩大到图书、服装和奢侈品包等,覆盖百余个品类。”田野说。

万物新生集团也于2023年将两大核心业务板块——“爱回收”国际业务总部及“爱分类”全国总部落子青岛。据悉两大业务板块已至少为青岛贡献零售业销售额46.85亿元,拉动全市限上零售业销售额2个百分点。爱回收青岛城市负责人王宪忠介绍,其中针对二手商品交易的“爱回收”国际业务主要是苹果品牌电子产品在全球的回收和销售业务,“基于以旧换新的政策利好,我们在去年四季度优化了苹果业务的回收流程,提升了交付效率,实现了收入规模和毛利率的同步提升。在全国范围内,自营的B2C严选销售实现了全年GMV (商品总交易额)55亿元的里程碑。”王宪忠说。

二手电商平台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交易上较早从C2C进入C2B2C的交易模式,从而较好解决了货不对版、退款难等问题,让交易流程趋向标准化,交易价格趋向透明化。

如首创“官方验”体系的转转,针对二手电子产品推出数据清除、验机、质保以及7天无理由退换货的服务模式,破题二手交易的“信任危机”。以手机检测为例,转转设立了367道工序,20项外观检测、55项功能检测。转转集团CEO黄炜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转转现在做的事情,相当于把去中心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成大家对一个商业企业的信任。转转希望通过服务的改善、标准的建立,进一步加快行业标准化和透明化,从机制上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信任度和安全性。

日前,转转宣布成立转转AI事业部(ZAI),致力于通过AI创新技术,突破二手交易的信任难题,基于转转积累的海量C2B2C闭环交易数据,转转将研发多款行业首创的AI工具,持续推动二手行业的智能升级。

爱回收也设置了对回收电子产品统一进行质检、数据消除、评估定级等流程,王宪忠介绍,定级后的手机,相当于确立基本的价格区间,大概占比约60%的中低级别的设备将通过集团旗下的“拍拍堂”平台进行B2B销售,另有40%的高级别的设备则通过“拍拍”平台向C端消费者出售,“一部手机实现从回收到售出的流转,仅需要1周左右的时间。”王宪忠说,二手电子设备的价格已经比较透明,很多从事二手手机销售的个体户不仅会直接购买“拍拍堂”的手机进行零售,还会在直接从C端收购手机的时候参考爱回收的回收价格。

非标产品如何标准化

二手商品市场要更好地发展,推动更多的非标商品像二手手机、电脑等一样实现商品的标准化与交易流程的规范化是关键所在。

日前,商务部对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评审结果进行公示,青岛上榜10个试点城市名单。根据试点方案,青岛将在二手商品流通的主体培育、模式创新和法规标准等方面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和可推广的典型案例,为盘活闲置资源提供新的路径,为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贡献新方法论。凭借自身的产业优势,青岛有望在3C、家电、家具和服装等细分行业落地更多可执行的标准。

二手商品是非标准化的商品,但真正有效的市场,必须要把好的商品和不好的商品区分开来。转转方面表示,这就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协同努力,把非标商品做到“尽量合理的”标准化,除了质检标准的细化,还包括售后服务流程的标准化,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截至2024年底,转转集团已参与《二手货交易市场管理规范》《二手货品鉴定通则》等多项国家标准的修订与制定。王宪忠也表示,万物新生集团也参与了众多国家标准和协会标准的制定,“有了标准,政府的监督才能有的放矢,行业才能结束野蛮生长。”

青岛一直致力于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尤其在二手车流通领域,从2017年以来,出台二手车交易市场备案管理办法、二手车流通市场规范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专项举措,畅通二手车流通渠道、便利车辆交易。

未来,青岛还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岛将围绕二手手机、家用电器、服装、家具等商品领域,有效突破二手交易难点和瓶颈,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循环生态,力争到2027年实现二手商品流通网络建设整体有较大提升,二手商品交易规模较2024年增长18%。

这其中,头部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为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青岛有完善的家电、家具和纺织服装产业链,集聚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可以赋能二手交易行业。”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将依托头部企业的成熟经验细化行业标准,分品类完善涵盖收购、鉴定、评估、维修、销售、售后等在内的二手商品流通标准体系,并加强对企业标准的实施监督,促进二手商品交易规范化与便利化。

商品的标准化与交易流程的规范化的推进,更将为二手商品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受访者均表示,海外市场需求和潜力巨大,二手物品供应链出海成为必然趋势。“如欧洲居民对绿色低碳的接受程度更高,很多居民使用的还是按键手机。爱回收目前已经着手在中东、日本等国家和地域布局,未来将开拓更多海外市场。”王宪忠说。

但当前二手物品的出海受制于品牌商确权、通关税率和复杂的交易链路,使得出海难以规模化。田野认为,目前我国尚未充分发挥出在全球二手物品流通中应该起到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门可联合头部厂家品牌、二手平台共同开展出海试点工作,探索出二手物品便捷化出海路径,从而实现国内二手物品合法合规、高质高效地出口。

数说青岛二手交易

●据初步统计,2024年青岛市域内二手手机、二手服装、二手家具、二手车等二手商品交易额估值约为200亿元,拉动新品消费约470亿元,分别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7%左右。

●青岛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全市67.8%的受访居民参与过二手闲置物品的处置或交易,77.8%的受访居民愿意在未来参与二手闲置物品的交易。

●目前全市有自建互联网交易平台的企业就有4家,另外还有成规模的旧货交易市场30余处,设有二手交易区的集市100余处。

●青岛将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循环生态,力争到2027年实现二手商品流通网络建设整体有较大提升,二手商品交易规模较2024年增长18%。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赵晓珊]

青岛话题

情绪消费兴起 有宣传含“微醺”字眼存在“擦边”风险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北宅樱桃花进入盛花期 不少市民游客盛装组团来打卡

03/26 07:32 / 半岛新闻客户端

从地铁北九水站下车,步行大约15分钟的时间,穿过如同世外桃源的大崂村,就来到大崂樱桃谷。大崂樱桃谷的花儿已经开得非常盛,漫山遍野,是一片片粉的、白的,路边几棵樱桃树间还夹着一棵杏树,鲜艳的花朵很醒目。

深度报道

资源亮相“出圈” “很City”的青岛发出文旅之约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

当影视镜头对准青岛老城区 一街一景皆故事

04/18 08:09 / 青岛日报

影视镜头常常对准历史时空与繁华摩登交错的青岛老城区,以鲜活和重生的代入感,解读着这座城市最浓郁、最生动的底色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