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法仲衔接联合“会诊” 黄岛区人民法院高效化解跨境纠纷

2025/04/17 09:10 信网

阅读:

信网4月17日讯 近日,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与青岛市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依托“调解+仲裁+诉讼”联动工作机制,成功化解一起历时三年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为中外企业跨境争议解决提供了创新范例。

跨国贸易引争议 三年僵局待破冰

原告为意大利某贸易公司,被告系青岛自贸片区内企业。双方于2022年签订钢管买卖合同,后因货物质量认定问题产生分歧。尽管合同曾约定提交维也纳国际仲裁中心解决争议,但双方后续解除仲裁协议,导致纠纷久悬未决。2025年初,意方企业向黄岛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中方企业退还货款8.3万美元并支付利息。中方企业则认为货物符合质量标准,拒绝退款。

司法仲裁同发力 专业解纷破难题

鉴于案件涉外属性及双方曾约定仲裁条款,黄岛法院充分发挥“调解+仲裁+诉讼”机制优势,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将案件委托青岛仲裁委进行联合调解。青岛仲裁委迅速指派精通国际贸易规则、具有丰富跨境争议解决经验的仲裁员担任调解员,从合同订立、履约细节、国际商事惯例等角度释法析理,引导双方寻求共赢方案。

高效调解化干戈 互相让步促共赢

经过多轮协商,调解员聚焦双方核心诉求提出柔性方案:中方企业同意全额退还货款,意方则为了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主动放弃利息主张。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黄岛法院当日即出具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实现“一案一调一结”的高效闭环。从立案到调解成功历时不到两个月,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法治营商增信心 跨境合作再启航

“没想到困扰3年的纠纷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解决!”意方企业代表感慨道。其特别感谢青岛自贸片区公平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并表示未来将继续开拓中国市场,结交更多来自中国的贸易伙伴。中方企业亦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称“调解+仲裁+诉讼”机制既保障了合法权益,又维护了商业信誉,还为双方长期贸易合作奠定了基础。

黄岛法院将继续发挥“调解+仲裁+诉讼”机制优势,深化涉外商事纠纷多元解纷体系建设,发挥司法审判与商事仲裁的职能优势,积极回应青岛自贸片区市场主体的司法需求,努力建设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为青岛自贸片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强支撑。(王欢 赵彦阅)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城市文化新地标蓄势待发 青岛人记忆中的国棉六厂即将焕新

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青岛19处场所已集中供冷 具有集约用地高效节能等优点

07/21 08:35 / 青岛早报

业内专家表示,集中供冷节能和管理效率更高,适合大规模、长周期使用,其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有利于绿色城市建设。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开展暑期校内托管:托得安 管得好

08/01 07:44 / 人民日报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吵闹,相互追逐,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

《经济日报》关注青岛:真查实改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07/23 08:05 / 经济日报

结合学习教育,针对涉企行政检查中存在的多头检查、随意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青岛市研究制定出台《青岛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探索开展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等16项具体措施。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