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小破球”又要启程流浪啦!近日,电影《流浪地球3》在青岛东方影都开机,吴京、沈腾合体,硬核科幻再启宇宙征程。对于郭帆、吴京、沈腾来说,每次回到青岛都像“回家”:“流浪地球”系列第一、第二部都是在东方影都完成拍摄,而沈腾近些年《独行月球》《抓娃娃》等作品也都是在青岛拍摄。在开机现场,导演郭帆感慨道,青岛东方影都是自己的福地,第三部在制作标准上会更上一层楼,创新将成为核心追求。
作为中国北方一座自然禀赋优越的沿海开放城市,因具有中西合璧的城市历史景观,被誉为天然的“东方影棚”。2013年,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在西海岸启动建设,2018年,产业园落成开业。作为国内影视重工业基地里的“尖子生”,青岛影视基地抓住契机,形成了拍摄产能、特效虚拍、后期制作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成功为中国贡献世界级电影作品。从这里走出了《流浪地球》《封神》《刺杀小说家》等中国影视工业化历史上的一部部标志性作品。
“电影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面对自身拥有的城市综合优势,加之不断夯实的科技硬件优势,青岛为自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全面打造了“影视之城”文化品牌。
光影故事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服务保障。青岛影视基地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布局,始终保持产业链条与产业生态协同共进。大手笔补贴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剧组驻扎。青岛专门出台《青岛市推动影视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青岛西海岸新区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对“青岛摄制”“青岛出品”等关键环节实施奖补。截至2024年底,共兑现扶持奖励资金2.06亿元。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政策3.0版”聚焦关键环节进行精准扶持,将推动青岛影视基地产业再集聚、基地再提升、环境再优化,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影视基地。
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影视企业和剧组,青岛西海岸新区设立了影视产业发展中心,这也是国内首个地方影视服务管理机构。与此同时,搭建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线下一站式服务大厅和线上服务平台两大模块,为企业和剧组提供政策咨询兑现等32项全方位、全天候、公益化的配套服务,日渐形成了公共服务标准化、政策兑现零跑腿、业务办理零等候的“一标双零”影视服务品牌。东方影都还为每个剧组配备24小时服务专员,建立起“剧组不收工,服务不打烊”的工作机制,受到了众多影视人的好评。
随着各地新影棚的落成、新制作模式的出现,影视基地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而《流浪地球》能够继续再次来到青岛,选择东方影都的原因,其与国际接轨的高科技制作能力密切相关。目前,东方影都的40个国际标准影棚采用的是英国伦敦松林制片厂标准。影都5号摄影棚已具备动作捕捉系统、HMC面部捕捉头盔系统、虚拟拍摄系统、三维扫描系统、实时渲染系统、DIT系统、Witness摄像机系统七大板块综合服务能力,是国内功能最全面的数字化虚拟摄影棚。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第一次完整使用虚拟拍摄技术的影片《刺杀小说家》,整部影片全部视效镜头达1700多个,视效制作耗时长达26个月,同时也是第一次挑战类人生物的表演制作,其中70%的视效镜头带有数字生物表演,为观众奉上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盛宴。
从影院到景点,从“热映”到“热游”,“电影+”成为了近些年青岛文旅新热点。电影和城市,始终是绝妙的结合体。在跟着电影去旅游等系列活动中,青岛推出一系列消费联动惠民举措,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电影和旅游深度融合,发挥光影带动旅游的最大效应,同时进一步挖掘城市资源,为光影创作发展开启无限可能。
如今,一部部代表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高质量大片在这里诞生,以东方影都为核心的青岛影视基地,让人们触摸到“世界电影之都”魅力。展望未来,“影视之都”必将续写独属于自己的“青岛故事”和光影传奇,走向新时代影视行业的前沿。
信网评论员 李源菁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03/26 07:32 / 半岛新闻客户端
从地铁北九水站下车,步行大约15分钟的时间,穿过如同世外桃源的大崂村,就来到大崂樱桃谷。大崂樱桃谷的花儿已经开得非常盛,漫山遍野,是一片片粉的、白的,路边几棵樱桃树间还夹着一棵杏树,鲜艳的花朵很醒目。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