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菏泽年销鲜切花1.2亿支 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

2025/04/30 07:44

阅读:

原标题:菏泽芍药承春意 花朝盛景邀客来

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朝赏芍药。

当牡丹的繁花锦簇在四月渐成回忆,芍药便带着“五月花神”的风姿翩然而至。“中国牡丹之都”菏泽,正以“芍药接棒牡丹”的新姿态,向世界展示着“双花并蒂”的春日盛景。

4月24日,在位于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的山东盛世芍花产业园的千亩芍药大田里,一株株艳丽的芍药花含苞待放,即将迎来鲜切花采切旺季。

“今年的芍药鲜切花每支涨幅一元左右,价格虽有所上涨,但依旧供不应求。我们的芍药花苞入水后,一夜就能绽放到20厘米以上,像‘爆炸’一样,市场都叫它‘菏泽大芍药’。”山东盛世芍花产业园负责人赵文双告诉记者,作为全国最大的芍药鲜切花基地,产业园占地1200亩,拥有3.9万立方米的现代化鲜切花保鲜库,年产量超1000万支鲜切花。目前园区芍药鲜切花日均销量保持在40余万支,日销售额150万元至300万元。

赵文双告诉记者,菏泽作为中国牡丹芍药主产区,不仅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更拥有发展鲜切花产业的特有优势。相比昆明、成都等地区的芍药鲜切花上市时间,菏泽芍药鲜切花能够实现3月20日至5月20日期间的稳定供应,不仅供货周期长,还能精准对接五一假期、婚庆等重要节点消费市场。

“菏泽芍药鲜切花有稳定的供应时间保障,再加上稳定的供应量,因而能够无缝衔接国内所需求的各种价格市场,最贵的鲜切花卖到几十元一支,供应大雅之堂;便宜的卖到两三元一支,能够香飘千家万户。”赵文双说。

菏泽的芍药以其悠久的种植历史、品种繁多、花大色艳、香气馥郁等特点,正悄然成为菏泽春日里继牡丹之后的又一张金色名片。菏泽拥有丰富的芍药资源,涵盖9大色系、11大花型,共计600多个品种。多个园区的芍药竞相绽放,囊括了国内外众多珍贵品种。

近年来,菏泽在芍药种植与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现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芍药种植基地,栽培品种超过600个,拓展了从传统观赏到涵盖种植、加工、销售、文旅等多环节的全产业链布局。去年,全市芍药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其中90%以上用于鲜切花生产,年销量达1.2亿支,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菏泽芍药鲜切花产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不仅如此,为接好牡丹“接力棒”,满足多样化的文旅消费需求,菏泽市融合芍药、水浒、黄河、汉服等多重文化,策划推出了5条芍药赏花线路,将水浒好汉城、浮龙湖等景点串联起来,让游客实现“赏花海、品非遗、游古城”一站式游玩体验,全方位展现菏泽芍药的独特魅力。各大芍药观赏园区以芍药为主题,巧妙融合曹县汉服等特色元素,创新打造了一系列独具一格的文旅体验项目。同时筹备了2025菏泽芍药花朝节开幕式等一系列精彩活动,融合曹县汉服等地域文化元素,展现菏泽芍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4月27日,2025菏泽芍药花朝节启幕,本届芍药花朝节围绕“盛世芳华、花都芍韵”主题,策划推出了4项重大活动、20余项系列活动,为群众奉献出一场沉浸式、复合式、立体式的文旅盛宴,让广大游客沉浸式体验“芍药花开香满城”的画卷。

花朝节期间,国风文化场景互动、健走大赛、集体婚礼等系列活动涵盖文化、旅游、体育等多个领域,游客身着曹县汉服穿行花海,打卡芍药雕塑、文化长廊,体验“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诗意场景。另外,都司镇“芍韵飘香”体验活动、李村镇“黄河文化+芍药”旅游节,有力促进了芍药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

本报记者 蒋 鑫

本报通讯员 王豪杰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王荣]

青岛话题

情绪消费兴起 有宣传含“微醺”字眼存在“擦边”风险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北宅樱桃花进入盛花期 不少市民游客盛装组团来打卡

03/26 07:32 / 半岛新闻客户端

从地铁北九水站下车,步行大约15分钟的时间,穿过如同世外桃源的大崂村,就来到大崂樱桃谷。大崂樱桃谷的花儿已经开得非常盛,漫山遍野,是一片片粉的、白的,路边几棵樱桃树间还夹着一棵杏树,鲜艳的花朵很醒目。

深度报道

资源亮相“出圈” “很City”的青岛发出文旅之约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

当影视镜头对准青岛老城区 一街一景皆故事

04/18 08:09 / 青岛日报

影视镜头常常对准历史时空与繁华摩登交错的青岛老城区,以鲜活和重生的代入感,解读着这座城市最浓郁、最生动的底色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