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近两年来,青岛市即墨区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村庄环境整体提升,创建完成市级和美乡村21个。新硬化道路43.6万平方米,修建浆砌排水沟6.5万米,安装路灯820余盏,整治残垣断壁7处,规整杂乱弱电线路3.7万米,村庄路更平、灯更亮、环境更整洁。
公共服务同步升级 宜居功能持续完善
在夯实“硬基础”的同时,同步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21间村委办公室完成修缮改造,功能布局更加合理,为村民提供了更加便利、舒适的办事环境。同时,盘活利用废旧空地和边角地,统一划线建设停车场15处,有效缓解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进一步优化村庄交通秩序,提升公共空间使用效率。
特色场景精心打造 和美乡村内外兼修
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精心打造“一畦菜园”“一片草花”“一座广场”等特色场景,以“一处美”带动“一片美”,进一步丰富和美乡村内涵。
“一畦菜园”增加庭院经济。聚焦房前屋后闲置空间,鼓励村民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截至目前,已建成菜园620余块,覆盖农户800余户,有效盘活闲置土地2万余平方米,让“方寸地”变成“增收园”。
“一片草花”打造亮丽风景。围绕美化村庄环境,清理空闲区域和荒芜庭院5000余平方米,统一配发花草种子,打造小景观、小花园,营造雅致、诗意的生活氛围,扮靓村庄“新颜值”。
“一座广场”激活乡村活力。注重实用性与文化性的融合,新建广场19座,全面配备灯光照明、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周边巧妙布设石槽、石磨等乡村老物件,既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求,又留住乡愁记忆。
青岛市即墨区将进一步巩固建设成果,推动和美乡村从“外在美”向“内涵美”不断转变,持续提升村庄人居品质和发展活力,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文/王富星 耿润
[来源:信网 编辑:戴慧慧]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03/26 07:32 / 半岛新闻客户端
从地铁北九水站下车,步行大约15分钟的时间,穿过如同世外桃源的大崂村,就来到大崂樱桃谷。大崂樱桃谷的花儿已经开得非常盛,漫山遍野,是一片片粉的、白的,路边几棵樱桃树间还夹着一棵杏树,鲜艳的花朵很醒目。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