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存款利率迈入“1时代”,如何配置个人资产?
自央行7日实施降准降息政策后,多家中小银行迅速响应,陆续下调存款利率。其中,部分银行的长期限定期存款产品利率已跌破2%关口,多数中小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迈入“1时代”。中小银行调降利率的原因是什么?存款利率还会继续下降吗?我们该如何配置资产?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中小银行此轮调降利率的原因是什么?
中小银行密集补降存款利率的背后,是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存款定期化加剧负债成本等多重因素推动。
一方面,在金融支持实体的背景下,贷款利率显著下行,然而银行的负债成本保持相对刚性,息差持续压缩,加大了经营压力。
另一方面,存款定期化趋势愈加明显,且长期限存款和部分特殊存款产品定价偏高。“存款定期化趋势虽然有助于提高银行负债端资金的稳定性,但同时也提高了高成本存款的占比,不利于负债成本的压降。”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
政策利率下调后,对企业及个人消费者而言,融资成本降低,不过对银行而言则意味着资产端收益率下降。而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要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存款利率还会继续下降吗?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利率仍然处于下行趋势,存款利率还有可能继续下降。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最新研报中同样表示,从存款降息的时间规律来看,今年二三季度市场很可能再度迎来存款利率调整。通过对存款降息历史的梳理,总结出三条规律:
第一,降息节奏上往往是“大行领头,小行跟进”;
第二,不考虑降低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暂停部分高息产品业务等方式,只观察存款挂牌利率调整的时点,时间间隔在3个月至9个月不等;
第三,控制存款利率的方式愈加多元,除了直接调整存款挂牌利率以外,也可以通过限制其他高息揽储的方式引导银行负债成本下降。
我们如何配置个人资产?
杨海平建议,对于普通储户而言,可适当调整个人资产配置策略。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高收益资产趋于消失或者资产低收益率的必然性和持续性,避免因盲目追求高收益而踩雷;
二是调整存款的期限结构,抢抓商业银行利率较高存款产品投放窗口期,跨行分散存款;
三是搭建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以一定比例的保险产品为打底资产,分散投资于具有不同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特征的理财产品。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赵晓珊]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07/21 08:35 / 青岛早报
业内专家表示,集中供冷节能和管理效率更高,适合大规模、长周期使用,其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有利于绿色城市建设。
08/01 07:44 / 人民日报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吵闹,相互追逐,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
07/23 08:05 / 经济日报
结合学习教育,针对涉企行政检查中存在的多头检查、随意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青岛市研究制定出台《青岛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探索开展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等16项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