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沙子口南姜码头再现救人义举 男子狂奔百米救回坠海者

2025/05/15 07:35

阅读:

原标题:狂奔百米,救回坠海女子

4月29日清晨,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南姜码头发生惊险一幕:一名锻炼身体的女子在码头上不慎一脚踏空坠入海中。危急关头,在码头上务工的河南人马文利冲上前,下海将女子拉回岸边,又在岸上其他好心人的协助下将女子救上码头。“日后如果还遇到这种事,我只要力所能及,还要去救。”马文利说。

“没想太多,第一反应是救人”

4月29日清晨6时许,48岁的马文利骑着三轮车经过南姜码头时,看见一名女子掉进了海里,马文利立刻下车朝落水女子狂奔过去。

“我在码头上干了好几年活,我知道那附近恰好有个台阶。”马文利说,他一边跑,一边脱下了外套和雨鞋。跑出100多米远后,他顺着台阶下去,发现那名女子漂在水面,还在喊救命,因为清晨海边码头上气温较低,女子穿着羽绒服,落水后有一定的浮力,没有沉下去。

“当时我没想太多,第一反应就是救人。”马文利回忆,当时水位接近2米,但为了抓住黄金救援时间,他没有想太多,一把抓住了女子的手臂,奋力将其往回拉。“当时水温较低,好在当时浪不是很大,她没有做太多挣扎,我用力一拽,把她拽过来了。”马文利说,当时,岸上的人陆续赶到,把女子一起救上码头。

由于救援及时,落水女子并无大碍。“她是当地人,我们经常在码头上看到她。”马文利说,现场有人认识这名女子的丈夫,并给她丈夫拨打了电话。女子的家人很快赶到,将她带回家。马文利救人的一幕,被南姜码头的监控完整记录下来。

和“救人船长”是老相识

马文利,是沙子口街道南姜码头上的第三名救人者。今年2月,两名小学生乘坐橡皮艇在南姜码头附近海边玩耍时,被风浪卷进远海,随后被路过的船长曲同群和船员杨天全救起。巧合的是,马文利和曲同群是老相识。“我在手机上看到曲同群救人的新闻,当时感觉他传递了正能量,还为他点赞了。”马文利说,他也没想到,两个多月后,自己也成为救人的主角。

马文利在海边救人的事,曲同群也听说了。“我们在码头上天天能碰到,今天还一起聊天呢。”曲同群告诉记者。

虽然曲同群和杨天全被评为“崂山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但他俩觉得自己做的事很平凡。马文利也认为,这次救人“不是大事”。

事后,马文利将自己救人的事告诉了儿子和女儿。女儿看到马文利救人视频时,起初没认出这是爸爸,只是觉得眼熟,马文利提示之后,女儿才发现是爸爸。

“儿子说我一把年纪了,让我自己要当心。”马文利说,儿子大学毕业后在甘肃工作,他知道,相隔数千里的儿子是在关心自己,但关键时刻,根本想不了那么多,满脑子都是救人。

送红包表示感谢被拒收

5月14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获救的曲女士。“事发那天,我在海边锻炼,一不小心掉下去了。”曲女士想到事发时的一幕,感到十分庆幸。曲女士回忆,她从码头上坠海后,手臂很快就被拉住了,紧接着就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拉回了石头台阶上。

“他应该是第一时间看到我了,立马从石头台阶上下来了。”曲女士说,因为马文利快速赶到,她在水中没漂多远,就被马文利一把拽到了台阶边缘。马文利紧紧拽着曲女士不松手时,在码头上干活的其他人也纷纷跑上前,一起将她拉到了码头上。

当日下午,曲女士和丈夫拿着红包来到码头上找到马文利,要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可马文利说什么也不肯收。“这事儿和钱无关,我救人不是为了钱!”马文利说。

“我的儿子最近要结婚了,多亏他把我救上来!”提到马文利营救自己的一幕,曲女士感激不已。

“山东,是孔孟之乡。”今年48岁的马文利回忆,2009年,他从河南新乡老家到威海务工,当时在海边收海带,每天凌晨2时出海干活,下午4时许才能回到岸边,那个时候,他就见证了山东人的吃苦耐劳;2018年,他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青岛工作,在南姜码头骑三轮车送货。虽然工作很简单,但马文利依然能感受到山东人的热情和朴实:大家见面都会打招呼,空闲时,很多人会邀请他喝酒;每次他运货忙不过来时,很多人就会搭把手,帮他把东西运到码头外,分文不收。“我就住在冷库那边。”马文利说,现在,他已经把南姜码头当成了家。

获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他在关键时刻救人的行为,弘扬了正能量,值得点赞。”沙子口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为弘扬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激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强大正能量,根据《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崂山区委政法委、崂山区见义勇为协会决定,授予马文利“崂山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奖励5000元。崂山区《关于表扬马文利见义勇为行为的通报》中写道:希望马文利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为见义勇为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各单位要积极发现、申报、鼓励、宣传见义勇为行为,弘扬“大义崂山”见义勇为新风尚,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崂山作出更大贡献。

青报全媒体/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刘卓毅 记者 栾丕炜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王荣]

青岛话题

外地游客点赞青岛地铁 被这座城市暖到了

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情绪消费兴起 有宣传含“微醺”字眼存在“擦边”风险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深度报道

青岛加快推动济青“双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

05/15 09:26 / 青岛日报

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积极构建圈内同城发展、济青‘双圈’联动发展、济青郑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整体格局”。这是不久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会议上作出的部署。

资源亮相“出圈” “很City”的青岛发出文旅之约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