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校长老师解读青岛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笔试考

2025/05/17 08:07

阅读:

原标题:“神二十”、机器人、《哪吒2》都考了

今年我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笔试考了啥 校长老师来解读

5月16日,青岛市2025年局属公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笔试举行。试题由市教育局统一命制,共有物理、化学、历史三个学科,三科试卷均由基础题和附加题组成,其中基础题整体框架参考了近三年中考试题。学生根据相关自主招生学校的招生方案选择参加物理、化学(或历史)考试。走出考场后,不少考生表示今年自招“物理计算量较大”“化学较去年相对简单”,试题既贴近生活,又关注到了“神舟二十号”发射、 “宇树科技”机器人等前沿科技话题。本次考试试题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遵循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原则,充分发挥了为高中选拔优秀学生、为初中教学提供正确导向的作用,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试题情境设置丰富

联系生活实际与科技前沿

上午11时30分,随着铃声响起,结束自招笔试的考生们陆续走出考点。在青岛第二实验初中考点外,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考生。不少考生提到,今年物理试卷结构有所变化,与去年相比少了三道单选题、多了一道多选题、多了一道填空题,全卷比去年减少一道题,题量适中,题型稳定。“今年的附加题有点意外,和高中知识完全不搭界,有难度也不乏趣味性。”考生小程笑称,她之前为了附加题自学了不少高中知识,但完全没用上,比如附加题最后一道题的模型在试卷中都给出了,利用初中知识和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做出来。同时,大部分试题的情境非常新颖,涉及“神舟二十号”发射、“宇树科技”机器人、“大国重器”大型桥吊等科技前沿事件,以及《哪吒2》、春晚等热点话题。此外,试题还涉及自制体重计、自制密度计等生活小制作,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学好物理应用于生活”的学科真谛。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初三学生刘子凡感慨:“感觉今年自招物理题比较‘新’,考查的主要是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的计算。”

物理考试时长90分钟,总分120分,由100分基础题与20分附加题组成。据介绍,今年物理试题情境设置丰富,贴近生活、关注中国科技发展巨大成就和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实验探究题注重考查科学探究中的问题、证据、解释、交流和评估四要素,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综合计算题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模型,借用数学方法进行逻辑严密的科学推理论证,有利于引导初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附加题对考生的提取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学生运用必备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复杂推理和模型建构等创造性活动。

“今年的自主招生考试命题难度梯度合理,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能促进初高中有效衔接,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青岛二中校长王先军表示,考试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试题充分发挥了考试评价对初中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助力新课标落地实施。

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物理老师武文婷说,学生反映试题结构跟平日老师指导的方向一致,学生感受最深刻的是试题情境比较丰富,既能考查物理知识和学科素养,又能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厚植家国情怀。

化学: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引导学生减少“机械刷题”

“跟往年真题比,今年化学题量减少了,我感觉难度也不算大,有些题目情境很新,但认真阅读分析后还是可以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跟实验相关的题比较多,像不定项选择第一道题,就考了平时在实验室做过的氧气制取、溶液配制等实验药品装置选择。”说到今年自招化学试题,不少考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青岛三十七中初三学生乔诗玉说,今年化学的附加题是一道工艺流程题,乍一看觉得很难,因为时间还比较充裕,仔细阅读题目的信息和资料后,发现考的内容运用初中的物质转化和元素守恒知识就能解决。

化学考试时长60分钟,总分80分,由70分基础题与10分附加题组成。试题立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挥了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助力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以化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突出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与学科思维,赋能学生未来持续发展。试题密切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如“航空航天”“劳动实践”“安全教育”“工艺流程”等,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改造、应用物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和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同时注重考查化学学科本质,关注学生必做实验,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分析能力。附加题立足于“物质转化”“变化守恒”等化学核心观念,侧重考查学生对文字、符号、图表等信息的提取整合加工、逻辑推理与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减少“机械刷题”,在学习过程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据学校学生和化学教师反馈,本次自招化学试题符合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要求,不偏不难,内容适切,符合当前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既涵盖基础又有突破创新,有效助力创新拔尖人才培养。”青岛一中校长严贤付认为,这份试题能更好地引导学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特别要重视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关注学生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青岛五十九中化学老师张延蓉介绍,试题情境涵盖“中华古籍”“航空航天”等内容,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了民族自信。试题中借助文本资料、图表、模型等形式,设置角度新颖、梯度递进的问题,注重思维的外显与表达,注重考查学生类比归纳、预测判断、证据推理、模型建构等高阶思维能力,能很好地引导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历史:增加开放性探究性题目

考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历史考试时长60分钟,总分80分,由70分基础题与10分附加题组成。试题从树立理想信念、关注现实问题、加强品德修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等方面着力,引导学生加强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试题通过多维度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学科思想方法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在中考框架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了开放性、探究性题目的比例,例如“探索之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名人”等题目。附加题通过“还我青岛”情境的设置,从五四运动至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大时空下进行设问,渗透了大单元教学,考查学生在长时段中理解历史、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初中历史的教与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青岛六十七中校长田山认为,此次历史自招试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强化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问题设计体现综合性和探究性,融合乡土历史,培养家国情怀,情境贯穿古今,形式灵活多样,突出核心素养立意,引导学生提升学科素养,促进全面发展,注重教考衔接,发挥自招试题的选拔功能,引导中学课堂提质增效。

“根据学生的反馈,今年的历史试题灵活度较高,在依据课程标准的大前提下,既考查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又需要学生对历史的纵深发展有一定的辨析思维。”青岛实验初中历史老师张小莉介绍,本次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以鲜明的古今材料突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这也引导教师在日常历史教学中,启发学生构建古今贯通的时空,还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真正体现历史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价值。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董真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孙宝震]

青岛话题

外地游客点赞青岛地铁 被这座城市暖到了

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情绪消费兴起 有宣传含“微醺”字眼存在“擦边”风险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深度报道

青岛加快推动济青“双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

05/15 09:26 / 青岛日报

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积极构建圈内同城发展、济青‘双圈’联动发展、济青郑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整体格局”。这是不久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会议上作出的部署。

资源亮相“出圈” “很City”的青岛发出文旅之约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