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爱心奶奶”23年捐款14万元
5月20日,谐音“我爱你”,是许多人表达心意的日子。而78岁的“爱心奶奶”王菊秀用退休后的23年时光写下一封最长的“情书”——累计捐款14万余元,送给最陌生的“心上人”,他们是全国各地的重病患者、贫困学子、受灾群众、孤寡老人。每一次捐款,王菊秀还会用心地手写鼓励信,为他们送去温暖关怀,已累计写了24万字、近400封信。“钱花在需要的地方才有意义。”这是王菊秀常挂嘴边的话,自己省吃俭用无比“抠门”,对他人却毫不吝啬。她的爱,不诉诸甜言蜜语,却用行动诠释了“爱是给予,是照亮他人的光”。
每月退休金3000元
23年来捐款14万元
每天吃过早饭,王菊秀便穿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藏蓝色褂子——这是陪伴了她15年的“老伙计”,拎起磨损的布袋子,慢慢踱向一公里外的麦岛早市。菜贩们早已熟悉这位“专挑打折菜”的老人:蔫了的菠菜、裂口的地瓜、最后几根甩卖的芹菜……她总能用半价“包圆”。“这菜挺好,回去焯焯水一样吃!”她笑着和摊主讨价还价。“钱花在需要的地方才有意义,有更多生活艰苦的人需要帮助,我尽量多攒点。”王菊秀告诉记者。
今年78岁的王菊秀是市南区金门路街道仙游路社区居民,退休前一直干会计工作,对事一丝不苟,对人无比热心。“以前工作时经常参加单位组织的慈善一日捐等活动献爱心。我爱读报,退休后有了大把空闲时间,每次从新闻里了解到哪里有受灾群众、哪里有贫困学生等需要帮助,我就会赶紧记下来,捐款、捐物。钱虽不多,但每一分都是我的心意。”王菊秀的退休金每月3000余元,她却是周边几家银行的“老熟人”,许多个大清早,银行还没开门营业,她已经拿着记有收款账号的小纸条等在了门口,600元、800元、900元、1000元……每次金额不多,却是她对账号那头需要帮助对象满满的情谊。就这样,一坚持就是23年
今年1月10日,王菊秀和老伴儿一同来到青岛市慈善总会,向西藏日喀则地震的受灾群众捐款2000元。她还关心灾区的学生,连同给孩子们认真写下的信一同交给了工作人员。她在信中写道,“你们要勇敢坚强,渡过难关,困难总会过去,幸福就在眼前。你们要好好学习,你们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祖国的发展和建设需要你们的接力,加油!同学们努力吧!知识改变命运。”朴实的文字传递着精神力量。
汶川地震、雅安地震、西藏日喀则地震……天灾面前,王菊秀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2018年,她被评为“全国十佳最美家乡人”,之后将所获得的1万元奖金捐赠给了10位困难群众;2021年,她又将政府颁发的“感动青岛”道德模范慰问金2000元全部捐出;2024年,她将市南区“优秀共产党员”的政府奖励3000元全部捐出……王菊秀说,“我现在只要身体还能行,能去银行汇款、能去慈善机构捐助、能去医院探望困难群众,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手写400封24万字鼓励信
“孙女”的回信让她欣慰
大多数时候,王菊秀的“慈善款和手写信”几乎没有“回音”,“不求回报,也不寄希望于他们记得我,只要他们能好起来就行。”王菊秀对记者说。她最大的欣慰便是,“得知帮助过的患者出院了,身体状况有好转了;残障人士坐上我捐赠的轮椅了,穿上我买的棉衣了;受灾地区、困难家庭的孩子们能继续上学了……那些时候我就感到由衷的安心、放心。”
2023年青岛市第八届“微尘公益之星”颁奖典礼上,王菊秀通过青岛早报记者辗转收到一封来自“孙女”的回信,让她泪流满面。原来,2017年,王菊秀从报纸上得知临沂一名因家庭贫困可能会辍学的小女孩渴望重返校园,当即决定资助她完成学业,并手写一封千字长信,“孩子,你真坚强。你一定要坚持,咬着牙再坚持一下,要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要相信这个世界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好心人,会带着你向前走。”王菊秀勉励女孩坚定信念、好好学习。6年后,这名女孩考入一所师范大学,专程来信致谢,她写道:“我流着泪读完了您的信,因为它让我看到了希望,把我内心那个灰暗的世界点亮了。我没有让您失望。这些年不论条件多艰苦,您的鼓励都一直在背后推着我向前走。现在我终于可以骄傲地告诉您,我做到了!您的一句鼓励就改变了一个孩子的未来!毕业后,我要当一名老师,像您一样用烛光照亮千千万万的学子。”女孩落款为“您的孙女”。
王菊秀告诉记者,她自小喜欢读书,但因家庭情况等种种原因导致学业中断,务工期间才参加了成人教育,弥补了学业上的遗憾。缘于这一遗憾,她的捐助对象,有许多是寒门学子。在王菊秀看来,“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也要尽自己所能回馈社会。孩子们有学问,才能为国家建设出力,国家才会越来越好。”她在资助贫困学生时写的每一封信,都袒露了自己的心声:“孩子们,希望你们用知识改变命运,你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王菊秀坚信,只有精神的力量才能带领身处困境的人走出来,所以几乎每笔捐款必附一封情真意切的手写信,将自己的经历一起分享,为他们送去温暖和鼓励,目前已累计写了近400封信。这些饱含真情的信件,24万字的叮咛细语,寄托了期盼之情,也承载着她多年生命历练得出的人生感悟,被万千网友评价为“王菊秀式情书”,以一纸千钧的柔情激励着那些陷入困境的人们,更守护着烟火世间的温情角落。
破洞的旧衣不舍得扔
捐出2000件新衣服
王菊秀援助过罹患白血病的大学生、照顾残疾母亲而承担家庭重担的单亲女童等,也认领了罹患肺癌的环卫工人刘汉纪的“微心愿”,救助过因煤气爆炸导致严重烧伤的辛明家庭以及300斤坠梯下勇救同事导致截肢的“中国好人”翟元敏,有次一个月就捐出了4000元善款,超出了自己的退休工资。“我家里年年订青岛早报,每次看到相关报道后,就会第一时间去青岛市慈善总会或者拨打热线电话献爱心,多数时候每次捐1000元,如果不够,我再想办法凑。”在东奔西走中,王菊秀把爱心洒在青岛的大街小巷。
每年寒冬来临,王菊秀会自费购买上千副手套和围巾等送给环卫工人,捐赠的新棉衣累计有2000件;社区老旧楼院没有物业,她主动清扫楼道、捡拾垃圾,带动邻居共建洁净家园;即便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每天吃七八种药,和老伴每月的医药费上千元,她仍坚持逢年过节到养老院、福利院慰问,用真心温暖他人。
对他人“出手阔绰”,王菊秀和老伴在生活上却十分简朴,厨房里几个小碟碗里的咸菜、鸭蛋就是一顿饭,几件旧背心磨出多个窟隆,穿了多年也舍不得扔。王菊秀说,“每次捐款,老伴都很支持我。”在王菊秀的影响下,公益成为这个家庭的“传家宝”。老伴陪她捐款,儿女全力支持她的善举,在外地上大学的孙辈也为奶奶(姥姥)点赞,还经常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年轻时孝顺公婆,如今子女孝顺、家庭和睦,这就是最好的家风。”王菊秀被评为青岛市“十佳最美老人”,并成为青岛公益代言人。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很多人用红包或鲜花表达爱意,而“爱心奶奶”王菊秀的“520”却是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汇款单上的汗渍、信纸上的用心叮嘱。一次次捐款,帮助他人渡过难关;一封封信件,传递出真情关爱。热心守护、助人为乐,已然成为王菊秀传递出的最温暖爱意。
本版撰稿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健 摄影 记者 杨博文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王熠冉]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05/15 09:26 / 青岛日报
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积极构建圈内同城发展、济青‘双圈’联动发展、济青郑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整体格局”。这是不久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会议上作出的部署。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