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2025年青岛中考志愿填报已开启 这些事项多加注意

2025/05/23 07:53

阅读:

原标题:中考志愿咋填报?冲一稳二保三

2025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网上志愿填报于5月22日8:00正式开启,针对志愿填报首日部分考生和家长提出的疑问,青岛早报记者采访了青岛市招生考试院工作人员,整理了一份中考志愿填报“秘籍”,助力每一位考生成功迈进理想学校。

三大技巧让你少走弯路

“今年中考招生与往年相比,新增了不少招生计划和种类,比如青岛一中榉林校区和青岛九中的礼贤校区等,还有一些民办学校增设了公办班,这些新的变化都给考生提供了更多报考空间。”青岛市招生考试院副院长朱海峰解读今年中考政策时提醒考生和家长,应重点分析今年市教育局发布的相关政策中的附件内容,里面精确提供了各校招生情况。

据了解,青岛中考志愿共分8个批次,其中普通批的3个志愿是关键。第一、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第三志愿为补充志愿。录取时,系统会将所有填报同一所学校的第一、第二志愿考生按分数排序,从高到低录取至招生计划满额。例如,某高中计划招100人,系统会先汇总所有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按分数排名前100名录取,而不区分考生将该校填在第几志愿。这意味着,即使考生将某校作为第二志愿,只要分数高于他人,仍可能被优先录取。第三志愿仅在第一、第二志愿未录满时启用,且录取顺序靠后。近年来,青岛优质高中第一、第二志愿已能满足招生需求,因此第三志愿更多用于“保底学校”的选择。

志愿填报中,有三大实战技巧。首先是“冲”志愿。第一志愿的梯度设置需要拉开分差,避免无效填报。选择“跳一跳能够到”的目标校,可参考近3年录取线与自身模考成绩的匹配度。其次是“稳”志愿。第二志愿需确保“保得住”,建议与第一志愿拉开15—30分的梯度。例如,若第一志愿填报录取线为320分的学校,第二志愿可选择305分左右的学校。若两个志愿分差过小,可能导致双双落空。这类志愿基于自己的一模、二模成绩,选择录取线接近或者成绩高于录取线的学校。这是最重要的志愿,建议优先考虑学校质量和班型(如是否有重点班、美术班等)。最后是“保”志愿。第三志愿是考生的最后“防线”,即便第一、第二志愿都没有成功,这个志愿也能托得住,避免落榜。建议选择往年招收第三志愿的学校或中职类保底,避免盲目填报优质高中。

建议广大考生在进行志愿填报时,先考虑方向再挑学校,是否走普高路线、是否考虑职业教育;然后看重梯度合理布局,每个批次都要设“冲、稳、保”三级梯度,规避风险。

这些事项多加注意

青岛中考志愿填报按照提前批、自招批、特长批、艺术班批、普通高中普通批等批次依次进行录取。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先填报提前批的3+4本科招生志愿,再填报普通高中志愿中的普通批志愿。如果考生在提前批未被录取,那么会继续参与后续批次包括普通批的录取。考生可在第一志愿填报某校特色班,第二志愿填报该校普通班。若特色班未录取,仍有机会以高分竞争普通班。部分学校特色班与普通班分数线差异较小,需提前研究目标校录取规律。

填报志愿是家长和考生在成长过程中过的第一道关,对此,朱海峰总结了多条注意事项:首先,家长应根据考生可参考的成绩,理性分析、合理规划考生报考方向;其次,填报第三志愿学校要格外留意,先查阅学校近两年的录取情况,确保学校对第三志愿的录取名额,保证有第三志愿录取,再确定填报学校,避免扑空。此外朱海峰提醒考生和家长,尽量避免在最后时间递交志愿,导致因意外情况错过志愿填报时间。

别忘了还有“加分项”

在中考一战中,家长充当了绝对性幕后“军师”角色。而做好这一角色最重要一环,就是彻底分析掌握中考招生政策。其实,在中考招生中,考生还有很多“加分项”,作为“军师”的家长必须了解。

中考加分指的是在中考总成绩的基础上的额外加分,主要包含两种形式:政策性加分和指标生加分。政策性加分是根据青岛市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相关规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投档分数包括语文、数学、英语3科总分和政策性加分。指标生加分是指标生录取投档分数(不含政策性加分)加15分后参加普通高中普通班录取。据了解,青岛一中、二中、九中、实验高中、十七中、十九中、三十九中、五十八中、六十七中、六十八中10所学校普通班招生计划总数的65%作为指标生分别均衡分配到局属初中学校、四区和高新区。今年10所学校指标生数量共2181个。获取指标生资格的前提条件是在注册学籍的初中学校连续就读3年(因户籍、住房发生变化等正常转学的学生须连续在该校就读2年以上),同时艺术(音乐和美术)、实验操作(生物、物理或化学)、信息科技科目均须达到合格等级,且应达到相应招生学校普通班对第一组合、第二组合等级成绩的要求。指标生加分只对第一志愿普高的普通班有效,如果想靠指标生政策摸高学校,建议在第一志愿填报。

/ 链接 /

职业学校志愿怎么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职业学校也逐渐走进考生和家长视线,成为不少考生考虑的选择。

2025年,我市共计划招收中职学生3.9万人(本地生源约2.8万人,外地生源约1.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类别分为:中职与本科“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招生、三年制中职职普融通实验班招生、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三二连读(含其他类型五年贯通培养)招生、中等职业教育(三年制)和技工教育招生。按照志愿批次,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在第一阶段招生录取结束后,剩余招生计划由各招生学校自行组织生源。

青岛中考平行志愿的本质是“分数为王”,但科学的填报策略能最大化分数价值。考生需精准定位自身水平,合理设置志愿梯度,并充分研究目标校的录取规律。家长可协助整理数据,但最终志愿顺序应尊重考生的意愿与实际情况。

2025年青岛中考志愿填报攻略

志愿填报技巧

首先是“冲”志愿,第一志愿的梯度设置需要拉开分差,避免无效填报。

其次是“稳”志愿,第二志愿需确保“保得住”,建议与第一志愿拉开15—30分的梯度。

最后是“保”志愿,第三志愿是考生的最后“防线”,即便第一、第二志愿都没有成功,这个志愿也能托得住,避免落榜。

这些事项多注意

首先,家长应根据考生可参考的成绩,理性分析、合理规划考生报考方向。

其次,填报第三志愿学校要格外留意,先查阅学校近两年的录取情况,确保学校对第三志愿的录取名额,避免扑空。

再次,尽量避免在最后时间递交志愿,导致因意外情况错过志愿填报时间。

志愿填报政策要求

根据青岛市教育局发布的2025年中考相关政策要求,全市九年级初中毕业生和外地回青、往届生须进行“网上志愿填报”和“志愿确认”,未进行“志愿确认”的志愿信息无效。

1.网上志愿填报时间

5月22日(星期四)至5月24日(星期六)每天8:00至20:00

2.网上志愿填报路径

登录青岛教育政务网(网址http://edu.qingdao.gov.cn),通过“招生考试”栏目中的“便民服务系统”进入“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平台”(以下简称“中考平台”),网上填报志愿信息,并补充填写考生基本信息。

3.网上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网上志愿填报期间,四区(指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下同)和高新区考生最多有3次机会进行网上填报(含修改)报考信息(含考生个人基本信息、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志愿信息、职业志愿信息)。考生填报(含修改)个人基本信息、普通高中(含公办、民办)和综合高中志愿信息、职业志愿信息中任意1项或几项,每提交1次都将占用1次填报机会。

其他区(市)考生,网上志愿填报期间网上填报(含修改)机会的次数按辖区有关规定执行。

考生志愿信息填报完成并确认提交后,考生应同时打印《2025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网上报名信息表》留存。

2025年青岛中考时间轴

●5月22日至5月24日,每天8:00至20:00,考生网上填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志愿。

●5月25日至5月26日,各初中学校组织考生现场确认志愿。

●6月3日,各初中学校向考生发放中考笔试准考证。

●6月13日至6月16日,全市中考九年级、八年级(含莱西市七年级)笔试科目考试。

●7月10日,公布中考成绩,公布一段线、各类录取分数线、考生个人录取去向、指标生名单,公布分数带、分数带内招生计划。

●7月10日至7月11日20:00前,被民办普通高中(不含公办班)录取的考生登录民办教育平台缴费确认投档结果。

●7月10日至7月12日11:00前,四区和高新区考生网报分数带志愿及各区(市)考生调整职业学校职普融通、三二连读(含其他类型五年贯通培养)、三年制中职技校志愿。

●7月16日,公布四区和高新区分数带录取去向,平台系统中被投档到民办普通高中(不含公办班)的考生登录民办教育平台缴费确认投档结果(至20:00)。

●7月17日至7月19日17:00,有关民办普通高中在中考平台提报缺额申请录取信息,全市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录取结束。

●7月20日上午9:00,全市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学校新生发榜。

●7月24日,公布职业学校第一阶段录取满额的学校和专业的专业分数线及批次控制分数线,公布职业学校第一阶段录取去向查询。

●7月24日至7月25日,考生自行登录中考平台查询职业类学校录取结果,并到招生学校报到。

●7月25日至7月30日,初中后职业类尚有缺额计划的招生学校组织第二阶段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自行联系尚有缺额计划的职业类学校报名。五年高职、三二连读(含其他类型五年贯通培养)录取截止时间按照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规定执行。初中后职业类尚有缺额计划的招生学校在录取平台上传第二阶段录取信息。

本版撰稿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钟尚蕾 王彤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戴慧慧]

青岛话题

外地游客点赞青岛地铁 被这座城市暖到了

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情绪消费兴起 有宣传含“微醺”字眼存在“擦边”风险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深度报道

青岛加快推动济青“双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

05/15 09:26 / 青岛日报

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积极构建圈内同城发展、济青‘双圈’联动发展、济青郑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整体格局”。这是不久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会议上作出的部署。

资源亮相“出圈” “很City”的青岛发出文旅之约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