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青岛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表彰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道德模范选树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青岛市、胶州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莱西市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县级市和县)荣誉称号,15个单位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6个村镇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4户家庭被授予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4所学校被授予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梁建英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城阳区河套街道山角社区渔民刘世瑜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近年来,青岛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为民惠民靠民育民”导向,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推动城市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由文明城市创建向城市文明建设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岛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聚焦城市发展大局,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并贯穿到各区(市)辖区建设、各部门业务发展全过程,做到一同部署、一同落实。聚焦群众需求,在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大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上下功夫,让创建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市民群众,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聚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实施文明青岛“五大提升”行动,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青岛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全体市民的广泛支持参与,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汇聚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近年来,青岛在“五一”、中秋、国庆、春节等重要节点发布“欢度五一 共树新风”“欢度国庆 文明过节”等倡议书,号召各级各单位和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理行动,200余万市民群众踊跃参与其中;壮大志愿服务力量,全市注册志愿者达248万余人,志愿服务组织超1.7万个;深化“五为”文明实践暖心服务,实施3600余个重点项目,帮助解决难题12.5万余个。
青岛市持续拓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了“德耀青岛·礼赞模范”等一批公民道德建设品牌,开展“好人好事天天见”宣传报道,指导编写出版《陪伴成长——青岛市中小学生家长手册》,组织开展乡风文明行动、移风易俗小戏小剧展演展播、移风易俗故事会、大集宣讲等特色活动3万余场。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文明”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底色。
成绩的取得是对青岛砥砺奋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再攀高峰的期许。下一步,青岛将坚持全域统筹、系统推进,以“一盘棋”思维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丰润道德滋养。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陈烛光]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05/15 09:26 / 青岛日报
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积极构建圈内同城发展、济青‘双圈’联动发展、济青郑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整体格局”。这是不久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会议上作出的部署。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