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从无障碍服务到暖心互动 青岛地铁书写城市文明新答卷

2025/06/01 17:03 信网

阅读:

当地铁工作人员俯身摆放无障碍踏板的瞬间被定格,这个被网友称为“最美弯腰”的画面,已然超越了简单的服务场景,成为丈量城市文明的标尺。而当大叔因担心衣服污渍蹲坐车厢角落时,乘客们那句“坐下来吧,没关系”的温暖劝说,则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城市文明的另一个维度。

构建有温度 无障碍的出行环境

近日,在青岛地铁五四广场站,一位乘坐轮椅的香港乘客刚进站,就听到工作人员暖心询问:“您好,请问您是否需要无障碍踏板?”列车到站时,工作人员弯腰摆放踏板的画面,被乘客家人的镜头定格。#被青岛地铁工作人员弯腰动作戳到了#话题迅速登上青岛同城热搜榜首,单日阅读量突破40万次。网友亲切称之为“最美弯腰”,并纷纷留言点赞:“这是一座城市最动人的文明注脚”“弯腰的姿势,挺起了城市的文明高度”。

这一细节的背后,是青岛地铁多年来构建的无障碍友好出行环境。在“硬设施”方面,地铁内无障碍行走路线与市政道路无缝衔接,从电梯、坡道到盲道,每一处设计都精准呼应特殊群体的需求;在“软服务”层面,爱心预约、无障碍折叠垫板等服务早已成为常态。正如香港游客视频中所体现的一样,从进站时的询问到工作人员的标准动作,每个环节都能让人感受到被尊重的温暖。

工作人员协助轮椅乘客乘车。(来源:青岛地铁)

近年来,青岛地铁已经多次因无障碍服务在社交平台上获得广泛点赞,乘客与地铁人之间的“双向奔赴”,见证了一座城市的美好与感动。

站务员用无障碍折叠垫板帮助轮椅乘客下车,这一幕被媒体捕捉发布到网络。

一位使用轮椅出行的女孩,拍摄了她带着妹妹乘坐地铁的一段视频。她从进站、安检、上车、下车到出站的过程中,青岛地铁工作人员全程给予的关注、帮助。

一位搭着轮椅在青旅居的年轻博主,也在网络平台分享了在青岛坐轮椅乘地铁的日常:“在青岛地铁,我还没遇到过在下车时,不见人影的时候”。

有一位博主同样在网上分享了他的无障碍出行体验,自进站后,每经过一处地点便会有员工上前询问或提供帮助,直至工作人员将博主送出地铁站。

这些真实的记录,串联起青岛地铁用细节构筑的服务温度,不是一次性的感动,而是融入日常的长效关怀。

地铁让城市文明的互动共振

如果说“最美弯腰”展现了服务的温度,那么地铁车厢里的“最暖劝说”则折射出城市文明的深度。当一位大叔因担心衣服沾脏座椅而选择蹲坐角落时,同车乘客们轮番劝说“坐下来吧,没关系”的场景,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城市文明从“设施完善”到“人心向善”的升级。

当“最美弯腰”阅读量突破40万,当“最暖劝说”的温暖持续传递,让青岛地铁超越了交通工具的属性。它让我们看见,现代化城市的高度,从来不是由摩天大楼的天际线决定,而是由对待“个体”的用心程度丈量;城市大爱的广度,也不仅是特定群体的专属关怀,而是全民共建共享的情感生态。随着一列列地铁穿梭于城市间,青岛地铁“畅达幸福”的品牌理念,正化作无数个温暖瞬间,融入青岛的血脉,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文明底色。

文/赵婧源 王潞瑜 顾青青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青岛海域惊现“巨无霸” 鲸鲨身躯庞大但性格温顺

07:35 / 青岛早报

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昨日上午出现在西海岸新区竹岔岛附近海域,被众多钓友目击并拍下视频。当看到鲸鲨从面前慢慢游过,钓友们都惊呆了,反应过来后赶紧收竿,纷纷发出惊叹声。

城市文化新地标蓄势待发 青岛人记忆中的国棉六厂即将焕新

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开展暑期校内托管:托得安 管得好

08/01 07:44 / 人民日报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吵闹,相互追逐,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

《经济日报》关注青岛:真查实改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07/23 08:05 / 经济日报

结合学习教育,针对涉企行政检查中存在的多头检查、随意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青岛市研究制定出台《青岛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探索开展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等16项具体措施。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