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信号山:“不防晒的防晒衣”冲上热搜 伪科学制造信任危机

2025/06/10 10:11 信网

阅读:

随着气温不断攀升,阳光也愈发炽热,防晒用品市场迎来了销售热潮。近日,有媒体曝光有商家虚标防护系数,并用紫外线感应卡误导消费者,就连儿童款防晒衣也同样存在问题。

在媒体暗访中,江苏徐州某企业自曝销量领先款实际防晒系数仅30+,电商页面却标注50+,直言“消费者不会真去检测” 。UPF是衣物的防晒指数,理论上,数值越大防晒效果越好。此外,主播们用“UPF100+”等虚假参数配合紫外线感应卡演示,将普通化纤面料包装成“黑科技产品”。事实上,紫外线感应卡片在防晒衣覆盖处保持原色只能证明“有防护”,而非“防护达标”。直播间主播的话术给这场伪科学实验赋予了极具诱人的特性,消费者很容易陷入商家精心打造的消费陷阱。

近年来,防晒产品商家在社交平台制造防晒焦虑,不断强化着人们的防晒意识,这让“遮挡”为核心的物理防晒成为流行趋势。其实,看似“高大上”的防晒衣,其制作原料和工艺却并没有那么复杂和高端。所谓添加玻尿酸、木糖醇等成分的防晒衣,更是彻彻底底的智商税。如今,媒体曝光“不防晒的防晒衣”,乱象背后暴露出直播间虚假宣传、参数虚标、检测造假等问题。

虚标乱象和伪科学实验,让防晒市场陷入信任危机。作为消费者,我们既不必陷入防晒焦虑,更不必迷信那些“黑科技”产品。在购买防晒产品时,要回归常识,摆脱过度营销的影响,认准国标,不要被花哨的包装和夸张的宣传分散注意力。除了理性消费防晒产品,在防晒观念上也需要转变。过度防晒对于健康有不利影响,可能导致维生素D缺乏,进而影响钙的吸收和免疫系统功能。适度防晒,理性消费,才是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防晒的“防晒衣”,不仅让消费者花冤枉钱,更严重的是,长期穿戴无法有效阻挡紫外线的防晒衣,可能导致皮肤灼伤、加速光老化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消费提示,旨在指导消费者科学选购防晒用品,确保在享受阳光的同时做好健康防护,提醒消费者在选购防晒用品时,优先选择口碑良好或经过专业认证的品牌产品,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性,切勿盲目跟风或轻信虚假宣传。同时,市场监管部门需要下狠手整治制假企业,建立完善长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别让消费者交了“智商税”。

信网评论员 赵晓珊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青岛调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 首批两处房源可选择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青岛推出端午主题文旅活动 邀市民游客共赴山海之约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深度报道

“谷子经济”愈发闪耀 如何打造青岛版LABUBU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青岛城市公园:从“生态绿地”到“生活客厅”

06/08 07:54 / 青岛日报

从最初单纯的生态绿地,到如今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客厅”,公园的角色不断演变,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属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及适度商业化发展的问题。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