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楼道里装折叠凳 市南区微治理让社区老人累了能歇脚

2025/06/11 07:32

阅读:

原标题:爱心椅成了“连心桥”

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常住老龄人口已达238万,老龄化率达到22.95%。市南区八大峡街道台西社区为方便老年人上下楼,在楼道里装上折叠凳、院子里放上长椅,让老年人累了可以歇歇脚。

家住西康路10号甲的傅女士今年60多岁,在邻里街坊中算是年轻的。“西康路10号甲‘楼龄’已有38年,是父辈单位分的住房,我一直住在这里。随着街坊子女成家搬走,这里剩下的大都是老年人,大家每天出门买菜、接送孙辈、买药,每天总得上下好几趟,爬楼成了老人们的‘心病’。”傅女士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单元有三分之一的邻居是老人。

这两年老旧小区改造开展得红红火火,邻居们都看在眼里。以前违建把小院遮得严严实实,环境脏乱差,街坊们抱怨“连晒个被子”的地方都没有。现在违建拆了,楼体粉刷一新,小院亮堂了不说,大号晾衣架也安排上了。“面子”干净了,“里子”也没落下。台西社区根据老年居民较多的情况,把“适老化”改造融入到老旧小区改造中。“老房子楼道比较窄,无法安装双扶手,我们便在每个单元的2或3楼、5或6楼安装折叠凳,方便老人上下楼累的时候歇歇脚。”台西社区副主任王郡告诉记者,社区有114栋楼216个单元,全部安装上了折叠凳。傅女士说:“楼道里装上折叠凳,真好。两层一个,累了可以坐下歇歇脚,小区改造考虑太周到了。”不仅如此,小区院里还设置了长椅,现在月季、绣球等绿植正在盛花期,老街坊们坐在长椅上拉家常,再也不用自备马扎了。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像楼道装折叠凳这样的“家门口的小事”,我市从2021年启动“微治理”专项行动以来,在便民休闲、出行便利和绿化美化方面已经累计完成2万多处。“微治理”小而精,而且充满温度,让老百姓“家门口的烦恼”越来越少。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陈小川)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陆云琦]

青岛话题

城市文化新地标蓄势待发 青岛人记忆中的国棉六厂即将焕新

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青岛19处场所已集中供冷 具有集约用地高效节能等优点

07/21 08:35 / 青岛早报

业内专家表示,集中供冷节能和管理效率更高,适合大规模、长周期使用,其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有利于绿色城市建设。

深度报道

《经济日报》关注青岛:真查实改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07/23 08:05 / 经济日报

结合学习教育,针对涉企行政检查中存在的多头检查、随意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青岛市研究制定出台《青岛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探索开展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等16项具体措施。

青岛九大海水浴场:都是“顶流” 各自精彩

07/15 08:50 / 青岛日报

随着九大海水浴场全部开放,青岛夏日的绝对“顶流”再次上线。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