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被骗最高超500万!警惕这种“甜蜜陷阱”
拍案 | 警惕!打着婚恋交友“幌子”的甜蜜陷阱
先以婚恋交友之名编织“甜蜜陷阱”博取受害人信任,再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实施投资理财诈骗。日前,最高检、公安部披露了一起联合挂牌督办的境外婚恋交友、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案,涉案金额达1.8亿元,其中被骗金额超百万元的个案达14起。
打造“真爱”骗局 被骗金额最高逾500万元
2023年3月,福建省南安市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网上被他人骗取7万余元。一个盘踞在境外的诈骗犯罪集团由此进入警方视野。
受害人之一的李女士(化名)离异后注册了某婚恋网站账号,很快匹配到一位“优质”男士。对方自称也是离异状态,有一个女儿,从事金融工作,与她还是老乡。
在线交流一段时间后,这位“贴心男友”自称可以从银行内部渠道买到一款“高收益理财产品”。李女士起初并不感兴趣,后来对方提出请李女士帮忙操作其投资账户,看着账户余额每日飞涨,心动的李女士渐渐放下戒备。
在对方的甜言蜜语和“为未来家庭攒钱”的承诺下,李女士抵押房产、四处借贷,陆续投入470万元。然而,当她试图提现时,平台“客服”失联,“男友”也将其拉黑。
“诈骗分子以婚恋交友为幌子,通过情感交流潜移默化影响受害人,以‘真爱’骗局逐步洗脑、层层推进,诱骗受害者上钩,心甘情愿‘投资理财’,直到榨干受害人的最后一分钱。”南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陈金钞说。
办案民警介绍,诈骗分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会根据受害者的年龄、籍贯、家庭情况等量身打造“完美人设”。比如,如果受害人是北京人,就自称“即将退休回京定居”;如果受害者有孩子,就虚构离异带娃的经历。
“甜蜜陷阱”的终局是投资理财。诈骗分子往往先让受害人操作“自己的投资账户”,或把高额收益的截图给受害人看,引诱受害人上当。实际上,诈骗团伙购买该投资理财平台App仅花费数千元,后台由团伙操控,所谓的收益只是软件上显示的数字。
目前,该案已查实电诈案件139起,查明诈骗金额6100余万元,个案被骗金额超百万元的达14起,被骗金额最高超过500万元。
依托黑灰产业链精准实施诈骗
据悉,该犯罪集团内部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从诈骗对象筛选、人员包装、话术培训、实施诈骗到洗钱转移财产等各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
南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朱明超说,该团伙以“高薪招聘”“境外淘金”为由,在多个社交软件、网络平台发布招募信息,再通过旅行社利用虚假事由办理签证的方式,组织人员出境从事诈骗活动。非法出境人员的签证手续、机票等费用先由诈骗团伙承担,在入伙成为业务员后,从其诈骗提成中扣除。
“该团伙通过境外非法手段,购买婚恋网站注册的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联系方式、婚姻状况、职业、择偶要求、兴趣爱好等内容,根据信息的详细程度,一条信息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一年大概购买五六千条。”办案民警介绍。
多名受害人表示,她们在多个婚恋网站注册,诈骗分子添加好友时会说是“通过婚恋网站匹配”的。办案民警说,为增加可信度,该犯罪团伙还购买“养号”服务,在“养号”的微信朋友圈发布精心编造的生活动态,营造假象、博取信任。
此外,与一般电诈案“流水线”作案,一个业务员仅负责诈骗某个环节的模式不同,该案由一个业务员“专攻”一个受害者。“该团伙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从2018年开始就在境外从事电诈活动,很擅长对人性弱点的拿捏。”陈金钞说。
办案民警表示,该团伙有金主、组长、业务员等层级,诈骗金额中约12%至15%是给业务员的提成,洗钱由专门的黑灰产团伙实施,抽成约占诈骗金额的35%至42%,剩下的部分,由金主和组长以五五或者六四、四六的比例分配。
认清“婚恋交友”骗局套路
办案民警介绍,该团伙成员长期滞留境外,2024年春节前夕,专案组发现部分成员返回国内,遂在10余个省份同步收网,抓获88名犯罪嫌疑人,目前已累计返还群众被骗资金800余万元。
该案受害人中,单身、离异、丧偶的中年女性较多,年龄多在四五十岁,也有小部分男性受害者,不少受害人处于情感脆弱期。“诈骗分子利用部分群体对情感的渴望,钻有关企业监管的漏洞,拿捏受害人追求高额回报的心理,最终骗取巨额钱财。”办案民警说,包括婚恋网站在内的平台反诈责任落实不到位、内部安全管控不严,是此类黑灰产业链猖獗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尽管司法机关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电信诈骗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公安机关提醒,网络交友需谨慎,素未谋面的网友、恋爱对象诱导在网上投资理财、炒数字货币的,都是骗局,切勿轻信“稳赚不赔”“内部消息”等说辞。
处处贴心的“完美恋人”,也许只是盯上了你的财产。婚恋交友骗局的本质,是精准搜寻目标群体,利用人性弱点和监管漏洞,虚构一夜暴富投资陷阱。对于个人,要提升安全意识,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平台,要压实主体责任,严防数据泄露;同时,要提升反诈预警精准度,多方联动共筑反诈“防火墙”。
[来源:新华社 编辑:王荣]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