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2859家医疗机构支持新增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
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钱”,也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提升医保服务质效,筑牢群众健康保障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我省持续提升医保服务质效,围绕门诊慢特病跨省结算、医保基金与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申办等5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省医保局副局长李博介绍,我省高度重视门诊慢特病患者跨省异地就医工作,2022年在全国率先实现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直接结算率超过90%;去年12月,又新增5种病种纳入跨省直接结算范围,并完成全国首例冠心病病种跨省直接结算。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可提供新增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服务的医疗机构达2859家,累计结算2.6万人次,减少患者垫付费用566.26万元。目前,我省参保人可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爱山东”App等进行异地就医备案,也可查询备案就医地的异地联网医疗机构及跨省病种开通情况,还可查询异地就医结算信息。
今年1月起,山东全面启动医保基金与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改革,在给定点医药机构提前拨付资金的基础上,把原本一个多月的结算周期压缩到15个工作日以内,减轻了医药机构的资金压力。省医疗保险事业中心主任王京波介绍,今年3月,山东已实现全省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全覆盖;截至5月底,已向3.3万多家定点医药机构拨付资金,助力医药机构提升服务,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就医需求。
以往,医保和医院结算,医院再给医药企业付货款,流程复杂又耗时。老百姓经基本医保报销后,需再向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进行申请赔付。针对这些情况,山东推行了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基本医保与定制型商保等同步结算两项改革。一方面,建成全省统一的药械结算监管平台,实现集采药品耗材货款直接结算全覆盖,惠及医药企业3445家。另一方面,创新推出“医保+定制型商保”一体化结算平台。群众看病结算时,平台自动计算基本医保和定制型商保的报销金额,“医保报销+定制型商保赔付+个人自付”一次结清,不用多处往返。截至6月底,全省有3466.69万笔医疗费用通过“一站式结算”报销,受益人群达626.50万。
此外,我省还在长期护理保险领域持续探索创新,在全国率先实现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2022年又启动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和试点范围均走在全国前列。截至5月底,全省有5444万人参保,65万人享受过护理待遇。目前还实现了长护险异地支付和待遇网上申请,近1500人在外地享受待遇超2000万元。
记者 齐静 报道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王荣]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06/08 07:54 / 青岛日报
从最初单纯的生态绿地,到如今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客厅”,公园的角色不断演变,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属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及适度商业化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