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蛇出没!”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余例,进入高发期!这些种类有毒
7月8日,一女子在田间劳作时不慎被蛇咬伤,随后被转运到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治疗。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常年配备抗蛇毒血清,医院今年已收治患者60余人,高于去年同期。据了解,青岛市内有蛇类10种左右,常见的毒蛇有长岛蝮蛇和短尾蝮蛇(俗称土灰),在崂山、浮山、大小珠山及即墨沿海地区的山林区域分布。
医院已收治蛇咬伤患者60余人
7月8日,青岛市急救中心接到崂山区沙子口附近一市民求救电话,称自己在田间干农活时不慎被蛇咬伤。按照调度指令,120急救车及时将女子转运到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
“截至目前,两个院区接诊毒蛇咬伤60余例了。”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薛乔升说。据介绍,细胞毒毒蛇咬伤的伤口会出现麻木或剧痛并逐渐加重,伤肢迅速肿胀,甚至坏死;血液毒毒蛇咬伤的伤口会出血不止;神经毒毒蛇咬伤多伴有呼吸困难、昏迷、休克等全身性中毒症状。
无毒蛇咬伤时,皮肤留下细小齿痕,局部稍痛,可起水疱,无全身反应。根据毒蛇咬伤的临床症状可分为无中毒、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
薛乔升建议,市民外出踏青应尽量身穿长衣长袖,套上防蛇鞋套。一旦被咬伤应保持冷静,不要剧烈奔跑,以免加快蛇毒吸收;可用绳子、鞋带或者弹性扎带在伤口近心端10厘米处扎住,避免毒液顺着血液流到心脏等重要器官。随后赶紧前往医院治疗。“不论是下地干活还是游玩,尽量避开荒草丛生的地方。”此外,被蛇咬伤后不可学影视剧桥段,盲目用嘴吸毒液,也不可自行切开创伤口,处理不当会导致毒素扩散加快,更有可能加速毒素起作用的时间。
早前,一名27岁女子在三亚疑被毒蛇咬伤送医救治无效后身亡的消息引发关注。据了解,当人被毒蛇咬伤后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肌肉组织、消化系统等将受到损害,引起急性全身中毒性疾病,而救治错误,极易致残、致死。研究表明,被蛇咬伤后,2小时内使用抗蛇毒血清效果最佳。
作为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毒蛇咬伤救治中心,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不仅承担了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救治重任,还为烟台、日照等周边地区患者带来希望。有报道显示,去年同期,医院两院区接诊了30余例被毒蛇咬伤的患者,蛇咬伤患者呈上升趋势。
青岛市内有蛇类10种左右
今年5月,有网友称,在山东青岛崂山风景区北九水附近发现蛇;6月,有市民在青岛市海泊河公园游玩时,意外拍到水面上出现一条长蛇的画面,引发网友关注,经爬行动物爱好者辨认是无毒的棕黑锦蛇。
据介绍,棕黑锦蛇是中国北方常见的大型游蛇,以捕食鼠类为主,对农牧业生产有益,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在青岛,该蛇数量比较稀少,市民难得一见。
“蛇是变温动物,所以特别要注意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青岛市社会急救委员会成员高玉欣介绍,夏秋两季是蛇咬伤的高发季节,长江以南各省为高发区域。山东省内毒蛇种类和数量较少,青岛市内有蛇类10种左右,常见的毒蛇有长岛蝮蛇和短尾蝮蛇(俗称土灰),常分布于崂山、浮山、大小珠山及即墨沿海地区的山林区域。
蛇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如何鉴别?
专家介绍,青岛地区蝮蛇大多为灰褐色,头呈三角形,脖子较细。无毒蛇头比较小,颈部比较粗,爬行速度很快;毒蛇咬伤局部可见两颗较大呈“..”分布的毒牙咬痕,亦有呈“ :: ”形,除毒牙痕外,还可出现副毒牙痕迹的分布形状。无毒蛇咬伤是前后一致的细小牙痕,呈锯齿状或弧形排列。
“在小珠山地区常见的有赤链蛇、菜花蛇和土灰蛇,菜花蛇无毒、赤链蛇微毒、土灰蛇是比较危险的。”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工作人员介绍,最近两年发现蛇增多的主要原因还是环境变好了,再就是市民游客的活跃程度变高了,小众旅行方式变多,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非游览区也并非不可踏足的“禁区”。需要注意的是,无毒蛇类如果受到威胁或惊吓,也可能做出攻击行为。
夏季户外活动还应当心这些生物
作为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闻名的旅游城市,每年夏季都有不少外地游客来到青岛海边游玩。
根据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健康提示。7月青岛市天气将以炎热、潮湿为主,部分病原生物繁殖旺盛,蚊虫、苍蝇等病媒生物活跃,易造成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的发生。
夏季是野生蝎子生产、活动高峰期。
“先是头皮奇痒难忍,随即全身剧烈瘙痒!”几天前,青岛的捉蝎子能手刘先生(化名)在一次上山“狩猎”中被蝎子蜇伤右腿,当他艰难抵达山脚时,已大小便失禁、意识模糊不清。120急救车将刘先生转运至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医生判断刘先生为重度过敏性休克,为他进行了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患者被蝎子蜇伤后发生如此剧烈的全身过敏性反应,在医学上称为由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毒虫毒液中的特定蛋白质作为强效过敏原,可致敏某些体质人群。”薛乔升介绍。
夏季蚊虫叮咬常见,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防制所工作人员介绍,在青岛,淡色库蚊占到85%以上,还有可能传播疟疾的中华按蚊和可能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较为常见。“夏季常见的虫媒传染病主要包括蜱传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蚊传疾病(如登革热、疟疾)等。蚊虫叮咬以后皮肤会出现红肿、瘙痒的丘疹或红斑;但蜱虫叮咬可能早期皮肤无明显症状,后来可能出现红斑、瘀点、瘀斑,严重时会形成水疱、硬结或溃疡等。”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段建平介绍,如果蜱虫携带病原体,可能引起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需警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这种蜱传疾病,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被蜱虫叮咬后,不要通过拍打、生拉硬拽等方式“硬拔”。正确做法是,先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再用小镊子在贴近皮肤的位置轻轻夹住蜱虫头部,垂直皮肤方向把蜱虫拉出;随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被叮咬的部位。由于蜱虫的口器部分有倒刺,刺入皮肤吸血后很难完整拔出,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处理。
不久前,有外地游客在青岛第二海水浴场捕捉到粉色小水母,经专家辨识为灯塔水母,属低毒物质,灯塔水母会蜇人,不建议用手触碰。
此外,有一种跟蚊子是近亲的昆虫——蠓虫,也已进入活跃期。“随随便便十个二十个包,奇痒无比还会肿。”有游客在网上分享了在海边游玩时被蠓虫叮咬的经历。据介绍,蠓虫比蚊子小,飞行速度快且没有规则,蠓虫喜潮喜腐味儿,汗腥味也会诱虫,这也是为什么河道、水坝边上成群结队出现蠓虫的原因。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刁明杰
[来源:齐鲁晚报 编辑:秦璐]07/10 08:36 / 青岛晚报
通过安装车载投影灯,以科技手段守护乘客夜间出行安全,后期将以灯光为载体,将台东商圈的旅游攻略、美食地图与城市文化融入车厢,打造“公交+文旅”的全新体验。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07/04 07:21 / 观海新闻
此次发布的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个市,其中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入选山东省的“阅揽山海·舒爽胶东”避暑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