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豪华车税改突临 4S店72小时连轴转、全额补贴急应对
中国经济网 郭涛
7月20日,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正式下调至90万元。对此,捷豹路虎、奔驰均发布了限时、限定车型的新增消费税补贴政策。
捷豹路虎、奔驰限时兜底
捷豹路虎中国宣布,自新政开始执行起至7月31日期间,消费者在捷豹路虎授权经销商购买指定车型(3款揽胜、2款卫士)并开具零售发票,其新增的裸车相关消费税将由捷豹路虎全额承担。
在捷豹路虎补贴政策公布前,捷豹路虎与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IMSS)总裁吴辰,在其朋友圈晒出了全国多地捷豹路虎4S店挑灯夜战联系意向客户的情景。据悉,自7月17日新政宣布到7月20日正式实施,捷豹路虎各地4S店72小时连轴转,以赶在新政实施前尽可能促成更多成交。
吴辰感慨道:“看到此情此景,跟好多年前各地限牌前夜异常相似……”
继捷豹路虎之后,奔驰于7月20日晚间宣布,即日起至8月31日购买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指定车型可享限时尊享价,并由经销商全额承担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同时,奔驰还给出了年利率5.99%起的金融贷款方案,以及置换或增购的15000元保险支持权益。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数字化与传播副总裁周娟,在其朋友圈表示:“市场的变幻如疾风骤雨。限时税免政策、金融政策、增换购政策都已就位。”
奔驰、路虎、保时捷占近九成份额
7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的公告》,宣布将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由130万元下调至90万元,并自2025年7月20日起执行。消费税率仍为10%不变。
根据公告,超豪华小汽车零售环节消费税的征收范围由此前的“每辆零售价格130万元(不含增值税)及以上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调整为“每辆零售价格90万元(不含增值税)及以上的各种动力类型(含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动力类型)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
此外,公告明确,对纳税人销售二手超豪华小汽车,不征收消费税。所称二手车,是指从办理完注册登记手续至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之前进行交易并转移所有权的车辆。公告还明确了零售环节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向购买方收取的与购车行为相关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以精品、配饰和服务等名义收取的价款。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李颜伟发布数据,2025年上半年,新车零售价格90万元(含税开票价格为101.7万元,其中增值税13%为11.7万元)以上车型,共计销售3.7万辆。其中,燃油车仍然占主流,共计销售3.3万辆,同比下滑41%;插电混动车型为0.32万辆,同比下滑69%;纯电车型共计销售214辆;燃料电池车型销量为零。
以品牌划分,奔驰占有这部分市场48%的份额,销量为1.6万辆;路虎占23%份额,销量为0.85万辆;保时捷份额为18%,销量为0.68万辆;雷克萨斯份额为8%,销量为0.3万辆;宾利占3%,销量为1100辆。
“在豪华车/超豪华车市场比较低迷的时期,降低超豪华车消费税起征点,这会进一步压缩豪华车/超豪华车市场销售空间。”李颜伟表示。
保时捷或最受伤?
值得注意的是,占据超豪华细分市场18%份额的保时捷,被业界认为将成为此次新政实施之后最受伤的品牌。
一方面,保时捷的销量支柱车型高度集中在90万-130万元价格带。以保时捷全球销量冠军Cayenne车系为例,其入门版车型指导价91.8万元,叠加13%增值税后含税价达103.7万元,刚好突破101.7万元的征税红线。数据显示,Cayenne车系今年上半年交付41873辆,占其总销量的28.6%。
另一方面,保时捷独特的选装商业模式使其车型天然具备“价格爬坡”特性,而此次调整明确将精品、配饰、服务等附加费用纳入计税基数,这将对保时捷形成双重打击。
当前,保时捷正处在销量瓶颈期。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其全球销量为14.64万辆,同比下降6%。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下滑最为明显,同比下降28%至2.13万辆。
超豪华小汽车税收新政的实施,对于保时捷而言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截至记者发稿时,保时捷还未对新政的实施作出应对。(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涛)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赵晓珊]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07/21 08:35 / 青岛早报
业内专家表示,集中供冷节能和管理效率更高,适合大规模、长周期使用,其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有利于绿色城市建设。
08/01 07:44 / 人民日报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吵闹,相互追逐,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
07/23 08:05 / 经济日报
结合学习教育,针对涉企行政检查中存在的多头检查、随意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青岛市研究制定出台《青岛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探索开展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等16项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