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不出门也会得热射病!学会这些急救措施平安度夏

2025/08/04 09:25

阅读:

原标题:不出门也会得热射病!学会这些急救措施,平安度夏→

眼下多地正遭受持续高温,热射病患者也在增加,很多人以为只要不出门就可以有效避免热射病,但其实在室内环境中,若不采取正确措施亦可导致热射病。

近日,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接诊多例热射病患者,其中一些老年患者身处未开空调的室内,也患上了热射病。专家指出,热射病不仅容易发生在高温户外,在室内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同样可能患病。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急诊部主治医师 胡红玲:年老体弱的老人、小孩、孕妇,还有一些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的病人,虽然他没有进行户外长时间的暴露或者剧烈的活动。但是在室内的高温高湿环境下,也会发生热射病,因为他的产热与散热发生严重的失衡,导致他的核心温度升高,同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还伴有多器官功能的损伤。

专家表示,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死亡率极高。因此,公众应警惕高温天气下的身体异常反应,特别是出现头晕、恶心、意识模糊等症状时,要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并及时就医。

识别热射病

这些细节要注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葛洪霞介绍,热射病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为经典型热射病。它通常发病于老年人、儿童、有基础疾病患者或肥胖等人群。因为有基础疾病的合并,所以病死率最高可达70%,一般达30%~70%。

一种为劳力型热射病。这种多发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里做体能训练的人群,或一些在室外作业的人群,更多发病于年轻人。这种热射病死亡率在30%左右。

如果发现患者体温快速升高,达40℃以上,皮肤触摸发烫,可能出现干热无汗或大量出汗,同时身体表现出极度疲倦乏力,行动不稳;一些患者会出现意识混乱、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等神经系统症状,甚至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这时就要引起重视,可能是热射病。

科学救治

切勿使用退烧药

一旦发现有人出现热射病的症状

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科学处置

帮助患者降低体温

但切忌盲目救治

尤其是使用退烧药

↓↓↓

专家指出,在急救过程中,降温是治疗的核心。在30分钟内将患者体温控制在39℃以下,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一旦发现疑似热射病患者,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处,解开衣物;

用湿毛巾冷敷头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

用凉水喷洒+风扇吹风蒸发降温;

也可将患者全身浸泡在4-20℃的水中,快速帮助患者降温,注意防止患者误吸呛水;

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体温和生命体征。

切勿使用退烧药,否则可能加重肝肾损伤。

现在已经进入中伏

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高温会持续累积

昼夜温差小

北方可能更干热

南方则是闷热的“桑拿天”

提醒大家

高温天气应保持室内凉爽

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外出

减少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秦璐]

青岛话题

青岛海域惊现“巨无霸” 鲸鲨身躯庞大但性格温顺

08/05 07:35 / 青岛早报

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昨日上午出现在西海岸新区竹岔岛附近海域,被众多钓友目击并拍下视频。当看到鲸鲨从面前慢慢游过,钓友们都惊呆了,反应过来后赶紧收竿,纷纷发出惊叹声。

城市文化新地标蓄势待发 青岛人记忆中的国棉六厂即将焕新

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美食+赛事 带动消费热

08/08 08:21 / 人民日报

在金沙滩,西海岸新区首届沙滩排球邀请赛同期举办。300余名运动员在沙滩上展开力量与技巧的竞技,比拼激烈,喝彩不断。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