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孝道为本 青岛中华文化学院 “国学进狱园”第二十四讲开讲

2025/08/06 17:28 信网

阅读:

信网8月6日讯 8月6日下午,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青岛中华文化学院)“国学进狱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座第二十四讲在青岛监狱开讲。本次讲座围绕《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展开,由青岛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讲师团谦祥老师主讲。服刑人员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七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讲座开始,谦祥老师以《弟子规》总叙“首孝悌”引入,强调孝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美德。他详细解读了“入则孝”章节的经典文句,如“父母呼,应勿缓”,指出这些训诫不仅体现了对父母的敬爱与顺从,更揭示出个人自律与社会和谐的深层联系。谦祥老师结合现代生活实例,生动阐释了“冬则温,夏则凊”等日常实践,说明孝道并非抽象教条,而是通过细微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他特别引用“德有伤,贻亲羞”的诗句,提醒服刑人员:个人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家庭荣誉,一次错误可能带来连锁伤害,但每一次改正都可以重获尊严。

谦祥老师巧妙结合服刑人员实际处境,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讲解。例如,“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教导人们以温和方式劝导父母,这同样适用于服刑人员在狱中处理人际关系时,学会包容与沟通。他表示:“孝道始于家庭,却延展至社会。服刑人员若能以‘父母责,须顺承’的态度面对过去错误,就能在反思中培养谦卑与韧性。”最后,他鼓励大家将孝道精神具化为日常行为准则,如在书信中对家人表达歉意,或在学习工作中体现责任感。

孝道教育是人格重建的基石,它能唤醒内在良知,帮助服刑人员在回归社会后成为有担当的家庭成员和社会公民。作为《弟子规》专题的第一讲,本次讲座不仅延续了典籍润心的理念,还为后续课程奠定了情感基础。青岛中华文化学院“国学进狱园”活动将继续深化传统文化教育,通过经典典籍的智慧,帮助服刑人员反思自身行为,培养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为回归社会奠定坚实道德基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之光,照亮每一位学员的新生之路。(信网记者)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青岛海域惊现“巨无霸” 鲸鲨身躯庞大但性格温顺

08/05 07:35 / 青岛早报

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昨日上午出现在西海岸新区竹岔岛附近海域,被众多钓友目击并拍下视频。当看到鲸鲨从面前慢慢游过,钓友们都惊呆了,反应过来后赶紧收竿,纷纷发出惊叹声。

城市文化新地标蓄势待发 青岛人记忆中的国棉六厂即将焕新

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美食+赛事 带动消费热

08/08 08:21 / 人民日报

在金沙滩,西海岸新区首届沙滩排球邀请赛同期举办。300余名运动员在沙滩上展开力量与技巧的竞技,比拼激烈,喝彩不断。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