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学校体育场成健身阵地 暑假期间青岛70%校园场地开放

2025/08/08 10:12

阅读:

原标题:学校体育场成居民“家门口的健身阵地”!暑假期间,青岛70%校园场地开放

傍晚时分,青岛文正小学的操场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自发来此开展体育锻炼,学生们打篮球、踢足球,老人散步遛弯,家长带着孩子在塑胶跑道上锻炼……家住附近的初二学生陈浩宇准时和小伙伴们相约而来,在排球场上尽情挥洒汗水,这里早已成了他们暑期的固定运动“据点”。“只要有空我们就会来这儿练球,在运动的同时还交到很多新朋友。”陈浩宇一边垫着球,一边笑着说。

暑假期间,市民“家门口”的学校操场变得热闹起来,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运动健身带来的快乐。近年来,青岛各中小学秉持“能开尽开”原则,主动向社会开放校园体育场地。目前,全市70%的校园场地实现开放。这些免费开放的室外体育场地设施,让老百姓实现了“就近运动”的心愿;而校园体育资源的盘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助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门禁加强管理

筑牢开放保障线

“暑假开始前,我们就在线上、线下同步发放了校园场地开放告知书。目前,室外体育场地,包括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等,均对社会免费开放,市民只需在校门口登记个人信息即可进校锻炼。”青岛文正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郭广雨告诉记者,“每天入校锻炼的居民维持在200人次上下,学校的运动场地早已成了周边居民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香饽饽’。为了给大家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暑假期间我们专门安排了干部值班,上下午至少各巡逻一次,重点检查体育设施的安全使用情况,全力保障大家的锻炼安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保障体育场地安全有序地向社会开放,各区市、学校已从硬件设施完善、管理机制优化和强化后勤保障等多个维度做了筹备工作。

暑假前,李沧区教体局召开全区中小学场地开放专项部署会,传达2025年新修订场地开放管理规定核心要点,明确责任分工;各学校接力推进,面向本校物业人员、值班人员开展二次培训,细化场地开放流程、安全管理、后勤保障等内容,确保一线人员清晰掌握工作要求。“我区还联合卫健、应急等部门,组织全区中小学物业、教职工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筑牢健身安全底线。”李沧区教体局体卫艺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自有序开放体育场地以来,青岛育新小学已成为周边社区居民钟爱的健身“打卡地”,人气持续攀升。青岛育新小学校长孙健向记者介绍,暑期学校每天会吸引百余人次居民到校运动,到了周末热度更为显著。为确保开放的校园更高质量地惠及居民,该校在完善入校登记流程,把好安全准入第一关的同时,对操场周边区域加装了防护网等物理隔离设施,关键位置如沙坑等处还设有醒目提示牌,清晰告知安全注意事项。“开放校园是履行社会责任,而保障每一位入校锻炼居民的安全更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将持续优化管理与服务,确保校园开放既充满人气,又保障安全,真正成为社区居民信赖与喜爱的活力健康港湾。”孙健说。

当前,各区市中小学校校园场地开放时间略有不同。暑假期间,市南区、李沧区各公办中小学校开放时间为6:00-12:00,14:00-20:00;市北区各公办中小学校开放时间为6:00-11:00,14:00-21:00;崂山区各公办中小学校开放时间为6:00-11:00,14:00-20:00。

据了解,部分学校由于托管任务、训练活动、教育教学活动等原因,在相关时段内不对外开放。如,青岛辽源路小学承担暑期学生托管工作,该校周一至周五开放时间调整为6:00-7:00,18:00-21:00,周六、周日及节假日正常开放。“前期我们已在线上、线下同步发布了更改开放时间的公告,周边居民都很理解和支持。为有效应对场地开放期间人流较大的问题,学校特别加强安保力量,在开放时段内进行高频次、不间断的校园安全巡查,动态守护秩序与环境安全。我们还加强了开放期间的保洁工作,全力为大家营造清洁舒适的运动环境。”青岛辽源路小学总务主任赵守伦说。

设便民器材服务角

配备免费健身器材

8月5日晚7点,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崂山区实验初级中学的操场上,周边前来运动的居民络绎不绝。“学校体育场开放后,不用再为到哪儿运动健身发愁了。”正在和儿子打羽毛球的市民刘先生揩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说。

崂山区实验初级中学场地开放负责人杨守含告诉记者,最近由于天气炎热,每天上午6点至8点和傍晚6点至7点是人流高峰时段。从参与人群来看,年龄段分布十分广泛:中年人多选择跑步等运动,老年人偏好散步,年轻人则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中。记者在现场看到,学校的跑道和篮球、足球、乒乓球场地都挤满了运动的市民。“为了给大家提供便利,我们在操场上增设了单杠、双杠等健身器材,还摆放了十张乒乓球台,充分满足大家的运动需求。同时,场地内设置了休息凳,主席台也进行了改造,专门供市民运动间隙休憩。”杨守含介绍道。

像这样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服务、回应市民期待的做法,在各开放场地的学校中并不少见,各校都在通过细致举措,让市民的锻炼体验更舒心。

傍晚时分,青岛香港路小学的操场上逐渐热闹起来,市民张先生入校后熟门熟路地走向操场旁的便民器材服务角,取了个篮球,便和朋友直奔球场练起了投篮。“以前下班想运动,还得先回家取装备,现在有了这个服务角,下班直接过来就行,太方便了!”记者注意到,服务角里足球、篮球、排球、软式棒垒球等器材整齐排列,种类丰富,基本能满足不同市民的运动需求。不远处的攀岩区更是人气高涨,该校学生处副主任、负责校园场地开放工作的蔡新民正忙着给孩子们做动作示范。由于来锻炼的学生不少,他几乎每天都会守在这里,随时指导大家规范运动。“不光是器材,学校的水房也一直免费对市民开放,大家运动渴了随时能补水。” 蔡新民补充道。

而在青岛福林小学,一块智慧大屏成了“网红打卡点”——市民只需扫码选择运动项目,完成后就能即时生成专属运动报告,新奇又实用的功能吸引了不少人驻足体验。

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体卫艺科工作人员李承帅向记者介绍,为便利市民健身锻炼,市南区已实现公办中小学校室外体育场地全面向社会定时开放。在此过程中,区域推动入校流程简化,设立便民器材服务角,配备免费健身器材。“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提升校园场地开放服务质量:一方面,通过科学规划、动态调配资源,最大限度提升场地利用率;另一方面,建立常态化居民需求反馈机制,持续优化开放时段、设施配置及服务内容,真正把‘便民便利’落到实处。”(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孙宝震]

青岛话题

青岛海域惊现“巨无霸” 鲸鲨身躯庞大但性格温顺

08/05 07:35 / 青岛早报

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昨日上午出现在西海岸新区竹岔岛附近海域,被众多钓友目击并拍下视频。当看到鲸鲨从面前慢慢游过,钓友们都惊呆了,反应过来后赶紧收竿,纷纷发出惊叹声。

城市文化新地标蓄势待发 青岛人记忆中的国棉六厂即将焕新

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美食+赛事 带动消费热

08/08 08:21 / 人民日报

在金沙滩,西海岸新区首届沙滩排球邀请赛同期举办。300余名运动员在沙滩上展开力量与技巧的竞技,比拼激烈,喝彩不断。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