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中国西瓜产量全球第一 这些“明星”品种你尝过吗?

2025/08/13 10:30

阅读:

原标题:中国西瓜产量全球第一 这些“明星”品种你尝过几种?

人们在夏天少不了西瓜,但西瓜却不是本地植物,它的“老家”在非洲。千年前,契丹人从西域把种子捎到当时的幽州,这才有了“西瓜”的名号。当时的西瓜长啥样?

从研发到推广 科学家培育出好吃好种的西瓜

文天祥在《西瓜吟》里夸它“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颜值口感双在线,可惜产量太少。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种瓜主要靠“自留种”,结果却是病虫害多、口感差、产量低。一个新品种从研发到推广,至少得熬十年。

转机在1984年,瓜果生产放开市场调节,科学家们用大量的本土品种与国外优良品种进行杂交实验,诞生了很多“瓜界元老”:郑州3号、苏密1号、8424、西农8号、京欣1号等,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实验室蹲穿的硬核成果。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品种有两个:

一个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原北京蔬菜所)与日本专家合作选育的京欣一号,把育种时间从10年缩短到4年。

另一个品种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西北农业大学)选育的西农八号。当时被进口种子被卡脖子,假冒伪劣还多。抗病力强、耐运输、产量高的西农八号应运而生,全方位吊打同类进口瓜,拿下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它的“代表作”就是宁夏硒砂瓜,当地农民摸索出了一种压沙的种植方式,把沙子和石块压在土壤上,形成一个空隙,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和肥力,种出的瓜皮厚耐踩、又沙又甜。

此后,中国人消费西瓜的习惯在渐渐改变,由近20斤的大瓜变成不足10斤的中小型瓜,其中最有名的非麒麟瓜莫属。

麒麟瓜源自传奇品种8424(“瓜奶奶”吴明珠院士的成果)。8424早熟、果肉酥脆、含糖量高,但产量和抗病性是短板。

人们对西瓜品质需求不断提高

90年代以后,中国已是全球西瓜产量NO.1,但此时的育种目标主要是高产,在品质、口感、抗病方面,相较之于发达国家仍有不足。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深耕小西瓜高端市场,从日本引进了早春红玉、红小玉西瓜等“礼品瓜”,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更耐储存、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

虽然我国西瓜产量全球第一,但如今因为部分种子的抗病能力弱,瓜农种植不规范,损耗较高。还有些品种的西瓜不耐储藏,从采摘到运送过程中,又会损耗20%以上,再加上西瓜保鲜期短,会造成一些滞销烂在地里,所以实际上可供我们消费的西瓜可能只有产量的一半,这里的损耗每降低一个百分点,能至少带来3000万元的经济效益。

从追赶到领跑

中国“瓜王”之路超燃

为中国的西瓜育种家

点赞

[来源:央视三农 编辑:王荣]

青岛话题

青岛海域惊现“巨无霸” 鲸鲨身躯庞大但性格温顺

08/05 07:35 / 青岛早报

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昨日上午出现在西海岸新区竹岔岛附近海域,被众多钓友目击并拍下视频。当看到鲸鲨从面前慢慢游过,钓友们都惊呆了,反应过来后赶紧收竿,纷纷发出惊叹声。

城市文化新地标蓄势待发 青岛人记忆中的国棉六厂即将焕新

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美食+赛事 带动消费热

08/08 08:21 / 人民日报

在金沙滩,西海岸新区首届沙滩排球邀请赛同期举办。300余名运动员在沙滩上展开力量与技巧的竞技,比拼激烈,喝彩不断。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