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8月7日,青岛市金融创新成果奖评选结果揭晓,青岛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交所”)申报的“融资监管+供应链体外循环”助企纾困项目凭借突出的创新性、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及重要的示范价值获得优秀奖。产交所的获奖标志着青岛市在金融创新领域对多元化主体的认可,彰显了青岛产交所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创新价值。
危机突发:高铁核心零部件供应商陷入生死存亡关头
本次纾困主体为中国中车高铁车辆零部件核心供应商,在高铁产业链中占据关键地位。受母公司退市影响,企业遭遇系统性经营危机,银行账户及应收账款被司法查封,资金链断裂,面临被迫停工停产的重大风险。
为求生存,企业曾向城阳区人民法院申请破产,却因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相关规定而被迫停止。更严峻的是,在当时的形势下,除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外,没有任何一家金融机构愿意提供融资,企业融资之路被堵死。
国企担当:青岛产交所逆风而行
就在企业一筹莫展,各金融债权人均宣布其债务提前到期且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关键时刻,青岛产交所作为国有企业,积极响应支持实体经济、保障社会稳定的号召,主动承担起责任。
由青岛产交所控股子公司青岛国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具体实施纾困工作,创新性地采用“政-企-法-资”四方协同治理模式,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自救、法律保障、资管监督”的闭环治理体系。依托“融资监管+供应链体外循环”双轮驱动,实现资金安全与生产重启。如今,企业经营基本恢复,员工队伍稳定,客户信心回归,业绩稳步增长。
奖项突破意义:拓宽金融创新边界
青岛产交所在企业纾困中展现的创新实践,打破了人们对金融创新的传统认知——金融创新不仅限于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更在于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突破。本项目创新性地解决了困境企业融资难、融资安全无保障的问题,不仅帮助企业走出了困境,更重要的是,它稳定了就业,维护了社会稳定,优化了青岛市的营商环境,为更多企业在青岛发展增强了信心,也为我们应对类似的企业危机提供了宝贵经验。
产交所之声:以创新践行国企使命
针对“融资监管+供应链体外循环”助企纾困项目的成功获奖,产交所控股公司青岛国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此次纾困项目的肯定,更是对非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中价值的认可。我们始终认为,金融创新的核心在于‘实效——能否真正解决企业难题,能否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国易资管作为一家专业咨询管理公司致力于通过创新服务方式盘活困境企业和闲置低效资产,专业的管理团队精准解决金融机构投后、贷后管理缺失的行业痛点。”
谈及项目攻坚过程,他感慨道:“在了解到企业的困境后,我们深知,如果不能及时伸出援手,这家企业可能就会彻底倒下,这不仅会造成大量员工失业,还可能影响到相关产业链的稳定。所以,即便在各金融债权人都持观望态度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决定逆风而上。”
他进一步介绍到“我们的核心思路就是创新。传统的纾困路径往往存在诸多局限,要么依赖政府单一兜底,压力过大;要么全靠企业自主突围,难度太大。因此,我们提出了‘政-企-法-资’四方协同治理模式,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企业自身的积极自救,法律的有力保障以及资管公司的专业监督,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同时,“融资监管+供应链体外循环”的双轮驱动,通过嵌入式的全链条监管,确保了资金用在刀刃上,让生产能够快速恢复。目前来看,这些创新举措取得了实效,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恢复,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此次青岛产交所获奖,不仅是对一个项目的褒奖,更是青岛金融创新生态日趋完善的生动注脚。随着非金融机构深度参与金融创新,这座城市的实体经济将获得更丰富的发展动能,金融与产业的融合之路也将越走越宽。文/郭慧敏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08/05 07:35 / 青岛早报
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昨日上午出现在西海岸新区竹岔岛附近海域,被众多钓友目击并拍下视频。当看到鲸鲨从面前慢慢游过,钓友们都惊呆了,反应过来后赶紧收竿,纷纷发出惊叹声。
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