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山东海工,从海洋跃向星空

2025/08/30 18:21

阅读:

原标题:山东海工,从海洋跃向星空

本报记者 付玉婷

你试过站在晃动的吊床上投飞镖吗?准确率是多少?

某种程度上,这很像海上发射面临的情境:8月9日0时31分,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在轰鸣声中腾空,当人们的心跳因那道升空轨迹加速时,它脚下的发射平台完成了第八次海上发射保障任务。

这艘名为“东方航天港”号的海上专用发射船,是由山东海上商业航天发射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商发”)团队全球首创的全海域智能发射回收平台。正如董事长滕瑶所言,“我们的技术,是要让每一‘镖’都正中‘靶心’。”

山东最大的优势和潜力在海洋,而耕海探洋的步伐快不快、稳不稳,同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直接相关。

2024年,山东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达到469万、1187万、21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64%、49%,全国排名分列第5、第3和第4位。当前,由SpaceX掀起的运载火箭海上回收复用技术革命成燎原之势,揭示出商业航天的演进方向:高效可持续的航天发展体系,必然向海而生。从火箭发射过程看,“东方航天港”号像是个沉默的“摆渡人”,但将这一“重器”放入“航天强国”版图中,它则是重塑竞争格局不可或缺的“海上支点”。

海商发船舶管理部负责人于兆军介绍,“东方航天港”号,是陆海空协同,航天动力学、海洋工程、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技术系统化集成的结果。

海况复杂,如何在与风暴、海浪等的“共舞”中满足对发射稳定性的超高要求?“东方航天港”号与自然力量进行“极限”磨合:海商发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动态补偿发射”理论,并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基发射姿态实时调控系统”——借由这个系统,海上平台的运动状态被实时精准捕捉,再通过高精度算法对火箭发射姿态进行动态补偿,晃动幅值被控制在±0.1度以内,确保火箭在复杂海况下依然能够精准入轨。同时,“东方航天港”号采用特定设计,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解决船箭接口装备问题,使得发射船和火箭实现高可靠稳定连接。

在发射瞬间,火箭会产生极强的冲击声振,冲击力不亚于百余吨TNT爆炸当量。这种环境下,想靠人校准,既不稳定,也不现实。

“东方航天港”号借由专业技术,确保能在发射窗口期附近“路况”最稳的一小段时间,获取发射船相关的所有重要数据,实现更安全可靠的发射。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智能化作业模式,海上发射周期得以实现里程碑式压缩,带来经济性、灵活性上的显著优势:在捷龙三号遥六发射任务中,从8月8日早晨7点火箭抵达预定海域算起,发射船姿态及艏向调整、起竖系统通信系统测试、无人化全自动起竖、无人化值守发射的全链条作业流程,用时仅17个半小时。

从技术能力看,“东方航天港”号既能满足在役和在研各型号大中型固体运载火箭发射,未来也能服务于中型液体运载火箭的发射回收。滕瑶介绍,与多家头部火箭公司发射、系统级试车、回收试验等合作已进入海商发的项目执行排期,同时海商发还在推进新型液体火箭回收船建设。

“以前说起海上火箭发射,大家觉得挺陌生,现在,一个‘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东方航天港(山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志国提到,以“东方航天港”号为代表,海上发射领域取得的进步牵动着一个高科技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沿着产业链向上看,直接带动复合新材料、新工艺等的研发和拓展应用;向下看,“卫星数据+人工智能”逐步实现遥感数据采集、标注、计算、大模型应用和数据交易一体化应用,为自然资源、智能交通、应急管理、智慧气象、数字孪生城市等场景进行全面赋能……

重器之“重”,在于它往往是新产业落地的“入场券”,并且很可能不是一张入场券。

1994年,在烟台造船厂基础上创办的烟台来福士船厂将新加坡海工基因带到中国,也开启了山东海工装备产业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持续迭代跨越的篇章。

近年来,瞄准打造山东半岛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聚集区,山东发挥“链长制”优势,抢抓行业景气周期机遇,加强新产品研发和国内外市场开拓,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明显提升,大型散货船、豪华客滚船建造优势持续巩固,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海洋新能源装备、海上航天发射装备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建立船舶海工研发设计、总装建造、配套服务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山东海工”品牌逐步打响。全球新一代风电安装船、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等一批海洋重器在浪涛里锤炼本领,所前进的每一步,其实都是在瞄准“产业升级”这个靶心射出那稳稳“一镖”。如今,山东海工装备产业正写下从海洋跃向星空的新“韵脚”。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李源菁]

青岛话题

青岛市文明办发出《“相约七夕 幸福相伴”文明婚俗倡议书》

08/28 21:18 / 观海新闻

27日,市文明办发出《“相约七夕 幸福相伴”文明婚俗倡议书》,号召市民从自身做起,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共筑文明婚姻幸福基石,共享和谐美好幸福生活。

《人民日报海外版》关注青岛:一座国家级新区的引才实践

08/27 08:34 / 人民日报海外版

应聘者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新区的喜爱。集中选聘期间,周边80余家酒店满房率达到85%以上,周边特色餐厅翻台率提升3至5倍。统计显示,甚至有近20%的应聘者及家人因为考试体验好,选择了延长留在青岛的时间。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美食+赛事 带动消费热

08/08 08:21 / 人民日报

在金沙滩,西海岸新区首届沙滩排球邀请赛同期举办。300余名运动员在沙滩上展开力量与技巧的竞技,比拼激烈,喝彩不断。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