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你做到了吗?青岛市疾控专家建议→
2025年9月1日是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青岛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以“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筑牢家庭健康基石”为主题的“鲁医健康说·时令与健康”健康知识发布会。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卫生所副所长(主持工作)、主任技师宋旭岩结合青岛地区居民饮食习惯和慢性病特点,建议市民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膳食结构,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首先做到合理膳食。对于一般人群,宋旭岩建议大家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膳食模式,科学选择食物,合理搭配膳食,从而改善我们的营养健康状况、增强健康素质、预防慢性病。食物要多样,并注意合理搭配。平衡膳食模式是最大程度上保障人类营养需要和健康的基础,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多样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因此,专家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五谷为养,这强调了谷类的重要性,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建议平均每天摄入谷类食物为200到3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到150克;薯类50到100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粗粮要占到1/3。
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和大豆。专家推荐餐餐有蔬菜,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每天摄入200到350克新鲜水果,适量吃坚果。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奶类和大豆类富含钙、优质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对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动物性食物优选鱼和禽类,鱼和禽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鱼类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目前我国畜肉消费量高,过多摄入对健康不利,应当适量食用。烟熏和腌制肉类可增加部分肿瘤的发生风险,应当少吃。推荐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动物性食物总量120到200克,相当于每周摄入鱼类2次或300到500克、畜禽肉300到500克、蛋类300到350克。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食盐、烹调油和脂肪摄入过多,是目前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培养清淡饮食习惯,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烹调油25到30克,避免过多动物性油脂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专家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推荐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
规律进餐,足量饮水。规律进餐是实现合理膳食的前提,应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有度,不暴饮暴食。建议男性每天喝水1700ml,女性每天喝水1500ml。每天主动、足量饮水,推荐喝白水或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结合青岛地区饮食特点,宋旭岩建议大家饮食上要注意两点:一是食用海鲜要适量,虽然青岛海产品丰富,但高嘌呤食物(如蛤蜊、扇贝)可能增加痛风风险,建议适量食用,避免与啤酒同食;二是腌制食品要少吃,咸鱼、咸菜等传统食品含盐量高,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增加高血压风险,建议偶尔食用,搭配新鲜蔬菜。
专家建议慢性病病人的膳食要遵循食养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23年和2024年先后发布了成年人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6个食养指南,以及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并提供了参考食谱实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在网上浏览学习。(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来源:观海新闻 编辑:秦璐]08/28 21:18 / 观海新闻
27日,市文明办发出《“相约七夕 幸福相伴”文明婚俗倡议书》,号召市民从自身做起,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共筑文明婚姻幸福基石,共享和谐美好幸福生活。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