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花钱就能“洗白”案底?律师提醒警惕 “轻罪封存”骗局

2025/09/04 14:26 信网

阅读:

直播间截图。(来源:社交平台直播间)

信网9月4日讯 “家人们!法律新规大变天,轻罪封存直接给‘知错能改’的人开重生外挂啦!把案底‘封印’,普通人查不到,考公、进大厂都不受影响!”这样的话术最近在直播间、社交平台上疯狂刷屏,还有社交平台账号用“太突然了!轻罪封存!又变了!”当标题,宣称“新规给真心悔过的人多一扇重新出发的门”,把轻罪封存说得像“人生重启补丁”。信网调查发现,成年人轻罪封存制度尚未正式落地,制度落地前,任何承诺“提前办理”,全是骗子精心设计的骗局。

直播间话术 “套路深” 内部名额还能加急办理全是忽悠

打开短视频直播间,主播穿着“律师袍”,身后摆着“法务咨询”背景板,对着镜头声情并茂:“以前犯点小错,比如醉驾、小盗窃,案底像影子黏一辈子,考编、进大厂直接‘一票否决’!现在不一样了,符合条件的记录能‘封印’,评论城市+罪名+刑期。”

有的甚至把轻罪封存、律师事务所名字和编号公然打在直播间上,与网友互动。一旦问到怎么办理?费用多少?主播却不回复,只称后台发罪名+刑期,在线评估。

在社交平台上有账号用“太突然了!轻罪封存!又变了!”当标题博眼球,文中宣称“法律新规大变动,给‘知错能改’的人开重生外挂”,说以前轻微犯罪记录像“狗皮膏药”甩不掉,现在给真心悔过的人“多一扇重新出发的门”,还把符合条件的记录封存说成给人生装了“重启补丁”。

信网注意到,这些账号不会公开办理费用和办理方式,而是会引导用户私信,然后发来“定制方案”,让用户签订《法律咨询服务合同》。

小红书上有用户宣传轻罪封存。(来源:小红书)

未成年人轻罪封存制度已实施 成年人轻罪封存还未正式实施

据从事法律的业内人士介绍,这份《法律咨询服务合同》其实是一种诈骗手段。这份《合同》不会提任何“保证办理轻罪封存” 的条款,只强调“提供咨询服务”,等到办不成要退款,骗子就拿“已履行咨询义务”当借口,说“不是没办,是你条件不够”,让消费者维权时拿不出“对方承诺办理封存” 的直接证据,陷入被动。也有的说拿钱走动了关系,但办不了,直接扣除用户20%的中介费,将剩余的80%退还给用户。

信网查询了解到,事实上,未成年人的轻罪封存制度早已落地,制度明确犯罪时不满18周岁、被判处 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免予刑事处罚的,犯罪记录会自动封存。成年人轻罪封存制度还未正式落地。2025年上海、广州等城市启动了内部试点,信网咨询上海检察院时,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试点只是方向性探索,并不能办理。具体哪些情况能封存、怎么封存、需要什么流程,都没有出台细则,也没有任何机构或个人能提前办理’。”

律师:花钱办理全是诈骗

“犯罪记录封存是法定程序,绝不是‘花钱能办’。”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仪佳祺律师表示,根据中国法律,犯罪记录由公检法等国家机关统一管理,任何篡改、买卖记录的行为都涉嫌违法,最高可判三年有期徒刑。

“而且即便未来成年人轻罪封存制度正式实施,大概率会像未成年人制度一样自动封存”,裁判生效后由司法机关自动封存,不需要个人申请,更不需要花钱找关系。说花钱能办轻罪封存,不管是内部渠道还是试点名额,全是骗局。制度落地前,任何承诺‘提前办理’的,都是想骗你的钱。”仪佳祺律师提醒道。(顾青青)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美食+赛事 带动消费热

08/08 08:21 / 人民日报

在金沙滩,西海岸新区首届沙滩排球邀请赛同期举办。300余名运动员在沙滩上展开力量与技巧的竞技,比拼激烈,喝彩不断。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