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山东外贸的“进”与“韧”

2025/11/11 16:55

阅读:

原标题:山东外贸的“进”与“韧”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山东外贸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进出口2.89万亿元,同比增长4.7%。在全球化浪潮发展背景下,这份数据不仅体现了山东经济的韧性,更折射出经济大省在转型升级路上的坚实步伐。

全域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山东16个城市中,11个城市进出口实现正增长,济南以28.7%的增速领跑全省,聊城、枣庄、烟台、泰安等地增速均超过10%。这一区域格局的变化意味深长。过去山东外贸过于依赖少数沿海城市的局面正在改变,内陆城市开始成为新的增长极。

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其28.7%的高速增长体现了省会经济圈的辐射带动能力。而烟台作为传统外贸强市,依然保持14.7%的较快增长,显示其基础雄厚。更值得关注的是,聊城、枣庄等内陆城市的异军突起,表明山东全域开放格局正在形成。这种多点开花、多极支撑的区域外贸格局,比单一城市的独秀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为未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前10个月,山东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6.1%,占全省外贸总值的65.5%。相比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的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更能反映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山东一般贸易占比提升,说明其外贸方式正在从“挣辛苦钱”的加工制造,向自主品牌、自主营销、高附加值转变。

与此同时,保税物流和加工贸易也保持稳定增长,三种贸易方式形成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格局。这种贸易结构的优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山东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

民营企业持续挑大梁

民营企业进出口2.19万亿元,增长6.4%,占全省外贸总额的75.8%,民营企业作为外贸第一大主体地位更加稳固。

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敏感度高、创新意识强,其在外贸中占比提升,意味着山东外贸的内生动力增强。这些企业深耕细分市场,对国际市场变化反应敏捷,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营销网络构建上更具积极性。山东民营外贸企业的茁壮成长,既是改革开放成果的体现,也是市场活力充分迸发的证明。

产品升级趋势明显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1%,占出口总值的48.8%,其中游戏机、电子元件、汽车等出口增长迅速,分别增长36%、20.1%和13.5%。这一产品结构的变化,是山东外贸最令人欣喜的进步。机电产品占比近半,且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增长迅猛,说明山东出口商品结构正在优化。

特别是游戏机出口587.5亿元,增长36%,这一数据可能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它表明山东在消费电子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和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农产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显示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的优势仍在。在进口方面,原油、金属矿砂进口值保持两位数增长,满足了山东作为工业大省对原材料的需求,同时也为全球资源出口国提供了市场机会。

山东外贸的“进”,来自区域格局优化激发的内生动力,来自产品结构升级塑造的新竞争力……面向未来,山东外贸发展依然面临着多重挑战。但有了前10个月打下的坚实基础,山东有底气在国际贸易的大风大浪中继续稳步前行。

外贸是观察一个地区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窗口。山东外贸的“韧”与“进”,展现的不仅是外贸本身的活力,更是山东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为全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信心与力量。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陆云琦]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发力新消费 青岛历史城区“老字号”焕发“年轻态”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青岛通过城市更新 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