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青岛三医关节外科:高龄关节置换 单髁技术打破手术“年龄禁区”

2025/11/11 17:59

阅读:

 (来源:青岛三医)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群体的常见病,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因创伤大、恢复慢,让许多高龄患者望而却步。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近年来通过微创单髁置换术成功破解这一难题。该技术仅置换病变的关节间室,保留健康韧带和组织,手术切口仅为传统手术的二分之一,出血量少,术后当天即可下地活动,患者接受程度颇高。

今年87岁的老人杨先生患有重度关节炎十余年,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加重,已经无法正常行走,入院时,老人因遭受膝关节疼痛折磨而十分痛苦,一想到全膝置换老人十分抵触,听闻可以单髁置换,在医生的耐心解释下,老人与家人商量后,最终同意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的杨先生三个月后便可以恢复健身,锻炼,还经常蹬单车,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今年以来,我们科室为8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完成十余例膝关节置换手术,其中最高年龄达91岁,通过手术,患者第二天就能下床行走,显著降低了卧床并发症风险。”关节外科主任王斌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中老年人面对关节疾病时,观念正从过去的“能忍则忍”转变为“主动就医”。关节外科王斌主任介绍;“过去,人们对于关节置换手术心存担忧,也比较抵触,大多数人会选择保守治疗,但随着生活的改善,老年人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身边做过关节置换手术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看到了手术效果,也就变得更加有说服力了,所以近年来的手术量也在不断增加,确实反响也很不错。”不难看出,医疗技术的进步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王斌主任表示,据有效数据统计,约90%的膝关节假体可以使用15年以上; 约80%-85%的假体可以使用20年以上;很多患者的假体可以使用25年甚至更久。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手术技术的进步,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提高。对于在65岁左右接受手术的患者来说,有很大概率该假体可以陪伴他们终生。

据了解,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将患者膝关节中受损的关节面替换为人工假体的方法,主要适用于膝关节疾病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且经其他治疗无法缓解的患者。

“膝关节退变相关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病变,其发生与年龄增长、关节磨损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难以完全避免。临床中我们常采用“阶梯化”诊疗方案:首先通过调整运动模式、康复训练等保守方式延缓病变进展;若症状改善不佳,再逐步过渡到药物治疗、关节腔注射润等干预手段;对于病情较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最终可考虑手术治疗,以最大化保障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王斌主任告诉记者。

随着人工智能辅助手术、膝关节疾病的治疗正迈向更精准、个性化的新阶段。从保守治疗到精准手术,从单一方案到阶梯化、分层分治的综合策略,医疗技术的进步让患者拥有了更多元的选择和更优的生活质量。正如专家所言,早干预、科学管理是关键——无论是通过运动强化肌肉支撑,还是借助科技实现毫米级精准置换,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位患者“稳行致远”。未来,医院跨学科协作与科技融合将继续为膝关节健康管理注入新活力,助力更多患者告别疼痛,步履从容地走向高质量生活。文/记者 丛黎

[来源:信网-商讯 编辑:秦璐]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发力新消费 青岛历史城区“老字号”焕发“年轻态”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青岛通过城市更新 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