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信号山:野生动物成城市常客 青岛多元举措守护生物多样性

2025/11/17 08:19 信网

阅读:

第三海水浴场海鸥 (来源:信网)

11月11日,山东省第34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主场活动在青岛拉开帷幕。本次活动通过发放野生动物保护明信片、展示保护成果等多种形式,呼吁公众不猎捕、不贩卖、不食用野生动物。近年来,青岛通过多举措,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画卷,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了坚实的城市力量。

全民同心 织密保护网络

野生动物保护不是单一部门的责任,而是全社会共同使命。对此,青岛构建“民间机构牵头、政府赋能、全民参与”多元共治格局,让保护力量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胶州湾,青岛市观鸟协会的创新实践颇具成效:组织渔民调整海产品收采时间,巧妙避开鸟类育雏的关键时期,今年的“净滩行动”清理栖息地垃圾1.2吨。该模式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

今年9月,城阳区与崂山区先后上演警民联动救助的暖心场景,池鹭、紫背苇鳽等受保护动物在热心市民的及时线索反馈下,通过110报警系统被成功救助。公共科普活动持续点燃市民热情:首届观鸟季即将覆盖胶州湾、大公岛等核心区域,计划招募2000名志愿者,用公众的观测数据填补科研领域的空白。城阳区30余名人大代表与志愿者携手开展“为鸟投食”活动,在食物匮乏的季节里,为迁徙的鸟儿送去生存希望。从出海捕鱼的渔民到校园里的学生,从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到主动担当的企业,不同身份的人们用行动诠释着对生命的敬畏,让野生动物真正成为城市的家人。

法治为基 筑牢保护屏障

坚实的制度保障是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核心支撑。青岛多年来持续完善相关法规,构建起全链条的保护制度体系。早在2005年,《青岛市野生鸟保护办法》正式施行,明确禁止非法猎捕、破坏栖息地等行为,将崂山、大公岛等鸟类重要栖息地纳入重点保护范围,并专门设立爱鸟周,让保护鸟类的意识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青岛相继出台《青岛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等法规文件,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珍稀濒危物种95%以上得到保护,为全市的保护工作划定了清晰路径。

作为本次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的主场城市,青岛牵头开展 “平安原野” 专项行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构建严密的保护网络,借助大数据巡查与实地摸排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打击非法猎捕、交易鸟类的违法行为。针对海鸟保护薄弱环节,崂山区人民检察院推出“刑事打击+公益诉讼+生态修复+警示预防”履职新模式,通过深入剖析非法捡拾鸟蛋、破坏繁殖地等典型案例,让法律意识渗透到保护一线。今年以来,已在三大码头累计张贴海报7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200余册,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基层、贴近群众。

科技手段 精准守护生灵

11月3日,斑海豹保育及研究中心在崂山区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将聚焦斑海豹繁育与行为研究,积极推动种群恢复与栖息地保护,参与救助放归工作,用科技力量为海洋生态保护助力。同时,陆生野生动物救助领域同样成果斐然,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研发的黑尾鸥野化训练技术日趋成熟,36只经过系统训练的黑尾鸥已成功回归自然。

保护野生动物既要守住底线,也要精准发力。在崂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专家团队历经30多个月的地毯式调查,实地记录下3081种生物的踪迹,摸清4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分布规律,编制完成《沧溟东海崂山遥万物生》调查成果,为科学开展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中华凤头燕鸥作为极危物种,曾面临生存危机,胶州湾养护观测站通过人工招引技术等技术,数量从零星记录跃升至单日监测142只,占全球总数71%,刷新全球单次观测纪录。科技的深度融入,让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预判,为生灵们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野生动物的回归,是城市生态质量最直观的试金石,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鲜活名片。青岛的实践,生动诠释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刻内涵。未来,唯有持续筑牢法治根基、强化科技支撑、激活社会力量,才能让更多野生动物在城市中安心繁衍生息,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真正融入城市的血脉。

信网评论员 陆云琦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
信网版权稿件,转载请联系信网获取授权。
(邮箱:news@qdxin.cn),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发力新消费 青岛历史城区“老字号”焕发“年轻态”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青岛通过城市更新 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