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青岛垃圾分类试行19年将立法 进入“强制时代”

2019/04/09 09:59

阅读:

原标题:深读丨分了19年,真要“分开”咋这么难?岛城生活垃圾分类将进入“强制时代”

每天晚上,居民王鑫都会带着厨房里的垃圾桶出门,将垃圾一股脑倒进楼道内的大垃圾桶内,里面有剩饭剩菜、瓜果皮核、菜根菜叶和废弃纸巾、食品袋等。对于“垃圾分类”这个词,王鑫并不陌生,但具体该怎么分她并不清楚,也从未实行过。近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数十人,竟然无一人真正做到了生活垃圾分类。

与之对应的是,全市一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在300万吨以上,且正在以8%至10%的增长率逐年增加,直接导致后端处理超负荷运行,产生污染物增多,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因此,生活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其实,青岛市居民垃圾分类始于2000年,先后在不同的区域进行了多次试点。如今,岛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即将进入“强制时代”。目前,青岛正在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进行立法,对源头分类、收集、转运、资源回收、终端处置等多个环节进行细化约束,对不按规定分类或拒不分类者,将采取处罚措施。

现实

生活垃圾想要分类不容易

王鑫所在的小区均是高层住宅,每层楼的楼梯间都安放了一个绿色垃圾桶,收集该层住户的生活垃圾。王鑫家的厨房和卫生间各有一个小垃圾桶,盛放餐桌剩饭、瓜果皮核、菜根叶以及废弃纸巾、厕纸、尿不湿等生活垃圾。在王鑫的意识里,只有过期药品和废旧电池是不能随便扔进垃圾桶的,其他哪些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她并不清楚。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已多年,但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却并不多。很多居民楼院外,摆放的两个垃圾桶颜色不一,标识也是明显的“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但里面装的东西却都大同小异,有剩饭剩菜果皮果核,也有各类包装袋、包装盒等垃圾。

在瑞昌路附近一处小区内,每栋居民楼下各放着一只绿色“厨余垃圾”桶和灰色“其他垃圾”桶,且桶上还标明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种类。不过,记者看到,绿色垃圾桶里装着一袋袋用垃圾袋包好的生活垃圾,以及塑料泡沫板、废弃快递包装袋等。随机戳开一个垃圾袋,里面露出了空酒瓶、空矿泉水瓶、香蕉皮、白菜根、菜叶、废弃餐巾纸等。

在奉化路附近的路边,同样放着灰色和绿色各两只垃圾桶,其中一只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内,各种废弃木板等装修垃圾和餐桌剩饭、瓜果皮核、食品包装袋等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已经装满桶,无法关上桶盖。

范师傅负责岛城某小区的卫生保洁工作。每天下午,他都会推着大型垃圾桶乘坐电梯挨层收集生活垃圾。“没啥分类,所有垃圾都是扔在一起的。”范师傅说,收集完垃圾后,他会将一些纸壳、饮料瓶、酒瓶等可回收的分拣出来,自己送往废品站。剩下的会统一运送到小区外,等待每天环卫部门的垃圾转运车前来拉走。

你知道生活垃圾如何分类吗?你家的垃圾分类了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在街头巷尾随机采访了数十人,竟无一人给出正确答案。有一部分受访者回答说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有的认为分为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而对于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各包括哪些垃圾,没有一人分得清楚。“我只知道废旧电池不能随便扔进生活垃圾里面,属于有害垃圾。”市民陈先生说。

数据

一天最多产三千吨生活垃圾

实际上,青岛市居民垃圾分类始于2000年,从2000年至2013年先后在不同的区域进行了三次试点。2013年,青岛市结合国家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试点城市和住建部“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城市的契机,建立了可回收物分类回收体系,并在党政机关、餐饮单位、集中供餐及食品加工企业开展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2017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青岛市被列入46个重点城市。2018年,青岛市发布《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要求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容器按照“四色”原则进行配置,分别是红色——有害垃圾、蓝色——可回收物、灰色——其他垃圾、绿色——餐厨垃圾,各区收运车辆车体的主色调应保持统一。同年,青岛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的方式,提出“两个四分法”,即: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按照“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居民区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而市南区试点增加了厨余垃圾的分类。

为了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岛城各区市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推进办公室、生活垃圾分类宣导队等,通过进社区进校园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从源头上推动垃圾分类。今年年初开始,青岛中山公益服务中心的义工们就陆续走进幼儿园、学校以及社区,宣传垃圾分类。该中心工作人员刘可菲说,经常有一些居民担心,自己在家里把垃圾一袋袋分类投放到小区垃圾桶,但是后来发现环卫工人清运时不分类,所有垃圾被混装上车,最后还是被混在一起填埋或者焚烧。甚至有一次一个大爷非常生气地对义工们说,这是形式主义,垃圾分类根本行不通。“其实,垃圾分类的最大难点在于观念的转变,只有从自身做起,从源头做起,才能逐步走上正轨。”刘可菲说,他们会努力宣传个人的作用,让每个人先从自身做起。

“垃圾分类有什么用?分了又能产生多大作用呢?”在采访中,不少市民提出了质疑。对此,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孙庆振给出了几个触目惊心的数字:青岛全市一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达300万吨以上,且在以8%至10%的增长率逐年增加。其中,仅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四区,一天最多就能产生3000吨生活垃圾。2017年青岛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达到了324万吨,而当年的粮食产量才只有296万吨。

孙庆振说,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首当其冲的是后端垃圾处置,无论是焚烧还是填埋,都会超过青岛目前的处理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目前生活垃圾大部分以焚烧为主,而生活垃圾腐性垃圾占比高,含水率高,导致焚烧热值低,增加焚烧困难,易产生更多污染物。”因此,生活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将垃圾进行分类后,一部分可回收垃圾可以再生利用,这样就能达到垃圾减量。同时,餐厨、厨余垃圾单独分类,也有利于终端处理和保护环境。”

宣导

“软硬兼施”培养分类意识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家庭源头分类、社区收集、转运、资源回收、最终安全处置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落实不到位,都会影响进度和效果。源头分类,是最重要的一环。为了培养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青岛各部门也做出了不少努力,一方面组织垃圾分类活动进校园,力图让一个孩子带动起三个家庭;另一方面免费配备垃圾桶、引入各种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等,在硬件上发力。

3月初,市北区垃圾分类宣导队正式成立。市北区以“小手拉大手”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的工作模式,在全区22个街道、137个社区、120余所中小学,成立以大学生义工为“引导”、以全区中小学生为“宣导”、以社区楼长骨干为“主导”的垃圾分类宣导队260余支,让更多人把垃圾分类理念融入在日常行为习惯中。

4月4日,兴隆路街道与辖区学校、物业、四方长途站等企事业单位签订共建绿色生态联盟协议书,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

在岛城很多社区,智能垃圾分类箱正在不断推广。“塑料瓶、旧衣物、旧书本都能分类回收,把卡放在机器上刷一下,钱就立马到卡里了,还能到商店买东西。”家住贮水山路的王爱玉说。2017年12月中旬,青岛首个智慧垃圾分类回收箱在海伦路街道试点运行,拉开了智慧垃圾分类回收行动的大幕。环保智慧分类平台活动项目运营负责人贺爽介绍,海伦路街道一组箱体的日均回收量接近230公斤,用户日均投放量0.37公斤。按照每户每天产生1公斤生活垃圾量计算,国家要求回收率达到35%,而他们达到了37%。

先例

在这里,“混装”已成个别

市南区绿岛花园小区的居民,已经切身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好处。自2013年起,74岁的马光宙就定期从小区物业处领取绿色和灰色两种颜色的垃圾袋。其中,绿色的垃圾袋用来收集剩菜剩饭等厨余湿垃圾,灰色的垃圾袋则用来收集除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每天下楼扔垃圾时,他便将不同颜色的垃圾袋投掷到对应颜色的垃圾收运桶中。6年时间,他们一家四口已经养成了随手分类的好习惯。

该小区物业经理姜荃说,绿岛花园小区85%以上的居民已经做到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进行分类。2013年,绿岛花园成为市南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示范小区,物业特意腾出车库两个车位的空间,建成垃圾分类回收站,并配备了两名垃圾分类督导员。

记者在垃圾分类回收站看到,现场共有9个垃圾桶,其中4个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桶,1个红色的有害垃圾桶,2个灰色的其他垃圾桶及2个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内的垃圾袋也与桶身颜色一致,打开其中一个绿色垃圾袋,里面都是果皮果核等垃圾,偶尔也会有纸巾、保鲜袋等垃圾混进来,这些,则由督导员进行二次分拣出来。督导员谢家民告诉记者,现在比以前可好太多了,“一开始,居民扔的垃圾基本上还是混装的。”谢家民和另一名同事的工作一方面是检查居民扔的垃圾分类情况,另一方面就是将混装的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在推行伊始,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如今,“混装已经从常态变成了个别”。

相比封闭式小区,开放式楼院垃圾分类实施的难度更大一些。市南区分类垃圾推进办公室工作人员李昂坦言,开放小区没有物业进行后续管理,垃圾分类难度大。下一步,他们将引入引导员加大宣传和引导。

趋势

餐厨垃圾分类走向规范

与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相比,岛城对党政机关、餐饮单位、集中供餐及食品加工企业开展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取得的成效非常显著。2016年6月,青岛市就全面完成餐厨废弃物试点目标任务,并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首批6个通过验收的城市之一。

在位于李沧区滨海路36号的餐厨垃圾处理厂,来自市内三区、城阳、崂山等区市的餐厨垃圾每天通过回收后被集中运送到这里。经过破碎分拣、固液分离、厌氧发酵系统、天然气制取等程序后,餐厨垃圾变废为宝。其中天然气被销售给燃气企业,粗油脂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实现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处理产生的污水及沼渣,依托现有环卫中转站及污水处理设施,在园区内实现中转处置。

青岛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餐厨垃圾管理科科长吕永刚介绍,目前,全市已有8000余家产生单位依法依规签订收运协议,纳入餐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餐厨垃圾日均收运量220吨左右。从无到有,从无序到规范,吕永刚经历了餐厨垃圾分类发展的整个过程。一开始环卫公司为餐饮单位免费配桶,但仍没有单位愿意费时费力配合。于是,他们一边通过办培训班的形式进行宣传,一边进行蹲点执法。“一开始送到我们这里的餐厨垃圾什么都有,铁锅、铁勺、砖头都不稀奇。”负责运行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山东十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家斌说,后来处理厂在分拣处安装了监控,对垃圾收运车上卸下的餐厨垃圾进行监控,如果遇到不合格餐厨垃圾,能通过车号直接查到属于哪个区市哪家餐饮单位,相关部门会直接通知整改。如今,餐厨垃圾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上升。目前处理厂正在进行二期扩建,日处理能力将达到300吨。

监督

杜绝分类回收处理的“脱节”

餐厨垃圾分类的成熟经验,值得借鉴。市南区环卫总公司设施综合管理科负责人刘骁介绍,清运居民生活垃圾方面,他们专门购置了9辆垃圾车负责清运厨余垃圾,覆盖市南整个辖区,循环作业。为了确保垃圾车分类清运,他们会进行突击检查,严防“混运”情况的发生。

4月3日,在仰口路附近,一辆平板车上装满了清一色灰色的垃圾桶,而一旁的自动式装卸车则将灰色垃圾桶里的垃圾收集到了一起,“这些是餐余垃圾之外的其他垃圾,我们这个车只清运其他垃圾。”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但现实往往也很尴尬,“我们清运时是按照垃圾桶的类别收集到垃圾车中,但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明明是厨余垃圾桶,里面装的厨余垃圾可能只占25%。”刘骁告诉记者,“厨余垃圾混装了太多其他垃圾,垃圾处理厂就不允许按厨余垃圾倾倒处理,我们就得找一处空地,把垃圾倒出来,再一点点分拣出来,浪费人力物力。”刘骁说,“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就得彻底解决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脱节’问题,让垃圾分类形成‘闭环’。”刘骁他们也正在想办法解决,除了在开放小区设置引导员,还计划招募一批分拣员,并多配备一些分类垃圾车。

为避免混合收运,政府也花了不少力气。孙庆振说,首先是做到收运车辆和分类容器颜色统一。可回收垃圾为蓝色,有害垃圾为红色,餐厨/厨余垃圾为绿色,其他垃圾为灰色。“这样利于居民从视觉上进行分辨,不仅避免混投,也能监督收运车辆混合收运。”

在处理环节,青岛也正在加紧增强末端处理能力。“之所以目前只在市南区进行厨余垃圾分类,是因为位于小涧西的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仅为150吨,刚好能满足市南区的厨余垃圾要求。目前正在进行改扩建,明年建成后处理能力将增加到500吨。届时,市北、李沧、崂山、城阳、西海岸新区、即墨等区的厨余垃圾将实现处理全覆盖。”孙庆振说,对于目前青岛市还没有专门处理家庭有害垃圾的设施,下一步将对家庭有害垃圾纳入工业危险废物处理体系。相关部门正在与平度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厂协调,今后有望将家庭有害垃圾运往该厂处理。

此外,孙庆振坦言,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环卫、国土、发改等很多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更需要各个区市加大经费、人力等投入。

举措

将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

对于垃圾分类,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贾小平认为存在三方面问题,首先是分类法制制度尚不强硬,其次是全过程的分类机制尚未形成,第三是居民的分类习惯尚未养成。

贾小平认为,做好垃圾分类,从行政手段角度,要尽快建立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对生活垃圾管理进行立法,建立合理的、渐进的处罚措施;从社会责任角度,充分厘清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中垃圾产生者、政府部门、收运处置企业、社会组织等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最后是要加强宣传教育,让居民亲眼见证生活垃圾生命周期全过程,并了解由生活垃圾问题带来的社会成本和环境问题。

可喜的是,岛城已经迈出了这一步。孙庆振透露,青岛将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进行立法,以政府性规章的性质出台《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进行细化和明确。“以前对于不按规定进行分类和拒不分类的情况,取证比较难,违法成本太低。立法后,处罚标准和措施将更加明确,约束力更强。”孙庆振说,同时市区两级也会加强对收运企业的约束,开展不定期检查,对于多次违规企业,纳入联合失信惩戒体系。

■他山之石

其他国家这样分类垃圾

在德国,每个公民都必须对垃圾严格分类,小区的垃圾点都有5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棕色垃圾桶装有机垃圾;黄色垃圾桶装轻型包装垃圾;绿色垃圾桶收集废纸;白色垃圾桶装透明无色的玻璃制品;绿色垃圾桶装有色玻璃。并且考虑到噪声污染,装玻璃的垃圾桶统一安放在专门的回收区。随着循环利用的比例越来越高,德国的垃圾焚烧厂甚至面临着无垃圾可烧的局面。

日本孩子们从懂事开始,就会在父母的教导下严格遵守垃圾分类。日本有家用分类垃圾箱,人们在家就可以轻易地给垃圾分类,另外扔垃圾还要分日子——每户都有统一发放的表格,写着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玻璃、罐头、电池等十余种。

[来源:半岛新闻客户端 编辑:陈烛光]

青岛话题

好吃又好玩 青岛历史城区打造“餐饮+”多元消费体验

10:19 / 青岛日报

日前,记者在探访时发现,相对商业综合体而言,在历史街区这个开放型消费场景中,餐饮业态布局的比重正越来越大。

青岛职业潜水员一年打捞上百件贵重物品 高收益有高风险

04/18 08:37 / 半岛都市报

三年前掉河里的金戒指捞上来了,这条热搜让职业水底“摸金”走进大众视野。4月17日,记者联系到一个职业打捞团队,揭秘鲜为人知的行业故事。

深度报道

规划路迟迟不建、在建路交付延期 家门口小路何时畅通

13:45 / 青岛日报

近年来,青岛一批主次干道相继施工、通车,不仅扩充了城市的“体量”,也提升了发展速度,但市民家门口的部分规划小路、短路长期停工、工期拖延,成了“口头路”“拖延路”“烂尾路”,每日都在影响着群众出行,不容小视。

青岛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热议消防安全治理

04/18 07:44 / 青岛日报

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威胁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之一,也是公共安全治理领域的焦点问题。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