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曾日均运客两万人 6路公交线见证青岛城市格局变迁

2019/09/11 10:37

阅读:

原标题:曾日均运客两万人 6路公交线见证青岛城市格局变迁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间,青岛城市格局的变迁,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密不可分。作为青岛市沿海开行的第一条公交线,从天泰体育场发往大窑沟方向的6路公交线,也持续运行了近70年。客流最多的时候,5分钱一张的车票,一天能卖千余元。这条线承载了很多人的记忆,不仅见证了岛城公交事业的变迁,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

要住敬老院先去告别6路线

今年98岁高龄的市民何士津,出生于1921年。对爱好游泳的何士津来说,自1951年6路线重新开通以来,就成了他前往海水浴场最方便的公交线路。此后的60多年里,无论春秋寒暑,他都风雨无阻地乘坐6路公交车去洗海澡。时至今年,何大爷的儿女们也都70多岁了,凭自己之力已经无法照顾好何大爷了。今年7月初,决定让何大爷住进敬老院。

得知自己要去敬老院后,何大爷坚持要跟6路线告个别,跟他认识的6路线驾驶员说声“再见”。60多年间,何大爷不仅见证了6路线的变迁,还与线路上一代又一代的驾驶员成了好朋友。

为此,老人在公交车站连等了三天。事实上,像何大爷这样对6路线怀有深厚感情的市民,不在少数。

作为青岛市最早的一批公交线路,6路线最早开通的历史要追溯到1945年,但当时只是标明从大窑沟至中山公园,并没有线路号。中间受战争影响,这条公交线停止运行。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4月,重新开通了这条线路,兼顾市内交通和城市旅游功能。从此,6路线承载了太多青岛市民的回忆。

曾是全国唯一的青年服务线

1955年的4月15日,6路线被青岛团市委命名为“青年服务线”,也是当时全国唯一一条“青年服务线”,这成了6路公交线历代职工一直珍视并引以为豪的荣誉。在一份上世纪50年代的青岛公共汽车公司行车路线图上,6路线就专门标注着“青年服务线”。

今年63岁的张丽霞,在6路线上奋斗了一辈子,从一名默默无闻的驾驶员,一路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青岛市劳动模范陈玉英1969年进了6路,先做乘务员,后学开车,是6路公交第一批女驾驶员。在当时,6路线的始发站大窑沟,是青岛市的地标性,更是青岛市公共交通规模化线网布局开始的地方。

“大窑沟车站的面貌跟当年已经千差万别了,目前唯一留下来的是对面的德式老建筑。”陈玉英回忆,6路线的职工当时就在德式建筑前的空地上吃饭、休息、等待发车。当年,大窑沟是中山路客流的集散地,常常是人山人海,排队乘车的市民能一直排到小港。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青岛有了30多条公交线路,沿海线路却只有6路线这一条。”张丽霞回忆,当时从大窑沟到中山公园共8站,但每天有大量市民去中山公园、栈桥、海水浴场、鲁迅公园等仅有的景点,即使10分钟一趟车,也仍然人满。遇到节假日,5分钱一张票,一天能卖1000多元,6路线的日均客流量达到20000多人。

城市东迁6路线辉煌不再

6路线这种客流火爆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1994年,青岛市级机关办公大楼通过竣工验收。青岛市随后逐步实现了全市政治中心的东移,城市框架也由西部老城区延伸至东部地区。“东迁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成为6路线的转折点。

“尤其是从1998年开始,岛城不断增加公交车的数量,公交线路也不断丰富。1999年的时候,6路公交的客流量就没有以前那么大了,2000年很明显地感觉到乘客变少了。”6路公交线驾驶员郑婷婷回忆,从1998年到2000年间,6路线的客流量大约减少了60%。

张丽霞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陈旧的罐头盒。1996年,6路线的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无人售票车,那时还是“大通道”铰接式客车,路况也不好,车开起来很颠簸。车票绑在驾驶员身后的栏杆上,想要车票的乘客,只能一摞一摞往下拽,造成了票据的大量浪费,也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让乘客更方便地拿到车票,张丽霞把罐头盒洗净打磨,提前将车票一张一张摆进去,乘客就可以很方便地自取车票了。

“现在公交车都换成了纯电动车,开起来不费劲儿,乘坐也很舒适,车厢里也都有专用票夹了,不仅实用还很美观,车门上还有了扶手,比我们那时先进多了。”张丽霞感叹道,短短几十年,岛城公共交通行业发展飞速,这是她当年无法想象的。

“近年来,岛城的公交车型不断更新换代,从汽油车、柴油车、天然气车,再到现在的纯电动公交车,不论是乘车环境还是驾驶环境都有很大的提升。”公交隧道巴士第六分公司党支部书记金伟玲说。

特写>>> 公交活招牌,先后涌现四位全国劳模

据了解,从1955年被命名为“青年服务线”至今,6路公交线先后涌现出四位全国劳模。第一代全国劳模张德香,曾四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第二代全国劳模、全国人大代表张蓉,她的“八个一”服务方法体现了为乘客服务的真情。第三代全国劳模张丽霞,率先提出“无人售票,友情服务”的服务理念,将公交服务推向更高的目标。第四代全国劳模、全国十佳岗位能手代表刘艺,她首开“付公交车票价,享导游式服务”先河。

在此期间,青岛公交行业的“一碗水”“老秒表”“问不倒”“四稳、四准、四不开”等老绝活,也都是在一代代6路公交人的摸索、总结和提炼中,诞生并推广到其他线路上的,如今已然成为青岛公交的“活招牌”。

虽然老一代6路人已是两鬓染霜,但“青年服务线”这一服务品牌却依然青春焕发,在公共交通平凡的迎来送往中,演绎着青岛公交的风采。

文/半岛记者 马正拓

图/公交供图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孙宝震]

青岛话题

青岛三浴海边礁石藏“玛瑙”? 原是普通火成岩

03/01 08:04 / 青岛早报

“从成因和年代来说,这些礁石区里的石头不可能有玛瑙和钻石。另外,生物化石是不可能存在于高温的岩浆岩中的,只能存在于沉积岩中。”工作人员笑着说。

一年卖出170辆保时捷 青岛女销冠:年收入不是300万

01/26 10:01 / 半岛都市报

连日来,“青岛女销售一年卖出170辆保时捷”的话题火遍全网,吃瓜的人关注的是“美女”“擦边”“陪客户吃饭”;业内人关注的是豪车的销量和车市经济。

深度报道

市南区以八大关太平角为先导 打造文旅康养胜地

10:12 / 青岛晚报

同时,市南的文旅资源高度集聚,目前正式注册博物馆20家,多个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其中,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今年2月入选5A级旅游景区。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60余栋,以及国家、省、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多项。

与城市发展同频 传统老街区崛起活力新商圈

03/19 09:08 / 青岛早报

近年来,隐珠街道在深入挖掘传统街区特色的基础上,高标准推动地方特色新型商圈建设,着力打造烟火繁华的活力街区,点面统筹构建商业新格局。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