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习近平的民生之问|“食品原料从哪里进来的?”

2025/03/16 20:09

阅读:

原标题:习近平的民生之问|“食品原料从哪里进来的?”

中新网3月15日电 题:习近平的民生之问|“食品原料从哪里进来的?”

“食品原料是从哪里进来的?”

“安全有没有保障?”

2013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一家餐饮店就餐时这样询问店铺经理。

在了解到食品原料从农田到餐桌都是安全有保障的情况后,总书记说道:“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群众要吃得放心,这是我最关心的。”

一段简短的对话,折射出总书记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切关注。

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民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事。

20多年前,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高度重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2001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在全国率先提出并亲力亲为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建立全程监管体系,打响了全国治理餐桌污染的第一战。

当时在谈到这项工作时,他说,“人民关心的事情就是我们关心的事情,人民群众不放心的事情、不满意的事情就是我们的过失所在!”

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阐释食品安全治理之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

这些年来,到地方考察调研期间,群众吃得好不好,食品安全抓得怎么样,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切的事。

在北京调研,他向市政管委负责人追问,“地沟油哪去了?”“没有去搞麻辣烫吧?”

在贵州考察时,他进入停车服务区的小超市,仔细查看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标注的具体位置。

在内蒙古考察期间,他在一家乳制品企业叮嘱,“食品企业要生产出高质量的放心食品,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去年6月,在青海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宁市果洛西宁民族中学,他走进食堂察看学生就餐条件,嘱咐食堂工作人员一定要确保学生饮食安全、营养可口。

“一定要注意卫生,首先是采购,一定要是合格的、没有问题的、安全的,然后储藏的过程、制作的过程,都要注意卫生,在这个基础上饭菜可口,让孩子们吃得营养健康。”

从社区到商超,从企业到学校,采购、制作、储藏、包装……总书记对于食品安全的关切,事无巨细。

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才能保证民众吃得放心、安心。对于食品安全监管,习近平总书记曾以“四个最严”阐明态度: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最严格”的要求承载着“最关切”的嘱托。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校对:孙静波

|视觉:徐洋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陆云琦]

青岛话题

情绪消费兴起 有宣传含“微醺”字眼存在“擦边”风险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北宅樱桃花进入盛花期 不少市民游客盛装组团来打卡

03/26 07:32 / 半岛新闻客户端

从地铁北九水站下车,步行大约15分钟的时间,穿过如同世外桃源的大崂村,就来到大崂樱桃谷。大崂樱桃谷的花儿已经开得非常盛,漫山遍野,是一片片粉的、白的,路边几棵樱桃树间还夹着一棵杏树,鲜艳的花朵很醒目。

深度报道

资源亮相“出圈” “很City”的青岛发出文旅之约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

当影视镜头对准青岛老城区 一街一景皆故事

04/18 08:09 / 青岛日报

影视镜头常常对准历史时空与繁华摩登交错的青岛老城区,以鲜活和重生的代入感,解读着这座城市最浓郁、最生动的底色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