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国内交通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将用上“青岛标准”
10月1日起实施,为数字交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本报7月7日讯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日前正式发布了国内首部交通工程建设领域智慧工地建设团体标准《交通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要求》,该标准由青岛市交通工程建设和质量安全技术中心主持编制,将从2024年10月1日起实施。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智慧化工地已成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设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形态。交通运输部《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研究推进方案》指出,“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设计、施工领域的研发应用,推动建立质量安全数据采集及分析平台,不断提升行业质量管理水平”。智慧化工地建设已成为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此前,交通工程智慧化建设领域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各建设项目在智慧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数字化平台搭建标准不统一、思路不清晰的情况,无法形成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合力。
《交通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要求》解决了交通工程智慧化建设方面数字化平台搭建标准思路不清晰、数据采集标准不统一、软硬件集成难等长期以来的痛点、堵点问题,适用面全面延伸涵盖了高速公路、国省道、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交通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实现施工过程“人、机、料、法、环”各关键要素实时、全面、智能的监控和管理,最终达到数据可抓取、指标可预警、整改可监控的闭环管理,将有效提升工地管理信息化水平,为交通工程数字化建设提供技术参考,为数字交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孙宝震]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07/21 08:35 / 青岛早报
业内专家表示,集中供冷节能和管理效率更高,适合大规模、长周期使用,其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有利于绿色城市建设。
08/01 07:44 / 人民日报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吵闹,相互追逐,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
07/23 08:05 / 经济日报
结合学习教育,针对涉企行政检查中存在的多头检查、随意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青岛市研究制定出台《青岛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探索开展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等16项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