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青岛农技援藏结硕果 助力日喀则创建“草粮兼收”新模式

2022/07/05 20:15 信网

阅读:

韩新生为农技人员和农户进行技术讲解(来源:青岛市农业农村局)

信网7月5日讯 (通讯员 周庆强 记者 郑倩楠) 6月中旬,西藏日喀则桑珠孜区在边雄乡扎西岗村举行农业科技培训观摩会,一片绿意盎然的小黑麦格外亮眼。来自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的援藏技术干部、青岛市农技中心的韩新生研究员正忙碌地穿梭于试验示范田间,为前来观摩学习的农技人员和农户进行技术讲解。他主持实施的小黑麦新品种创新利用试验获得成功,为当地牧民探索出“草粮兼收”冬春闲田利用新模式,改变了日喀则传统的“一年一作”种植制度,使“一年两作”变为可能,有效解决了当地草粮争地矛盾,实现草粮双丰收,助力农牧民实现了增收,将“援藏”答卷写在了雪域高原的大地上。

畜牧业是桑珠孜区的重要支柱产业,牛羊等牲畜存栏量常年稳定在31万头以上,畜牧业发展质量事关农牧民的增收致富,关系着该区乡村振兴的成色。援藏干部韩新生自2021年3月份进藏以来,坚持把产业援藏作为第一要务,积极深入基层一线调查了解当地农业基本情况,找准技术援藏的突破点。在进村入户调查中发现,冬春时期当地十分缺乏营养丰富的新鲜饲料,牛羊多以喂养干青稞秸秆为主,这个时期饲养的牛羊生长缓慢、长势瘦弱,影响和制约了养殖户增收致富的步伐。

韩新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尽快解决桑珠孜区冬春季青饲料短缺的现状,克服高原反应的不适和两地时差的不便等困难,与当地农技人员深入交流并广泛查阅资料,多方了解桑珠孜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种植习惯,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农技工作经验,认为种植饲用小黑麦可有效应对桑珠孜区冬季气温低、干旱少雨等不利气象条件,发展较有前景。于是他决定将青岛冬春闲田利用技术经验嫁接到雪域高原,通过引进特色品种和技术创新,对当地传统耕作剩余的水热光田资源进行再利用,探索改变“一年一作”种植制度,实现“一年两作”、草粮兼收。

在青岛市农技中心技术团队的帮助下,桑珠孜区农业农村局于2021年9月从青岛引进了7个饲用小黑麦品种开展引种试验。那段时间,韩新生与农牧民一起吃住在试验田里,悉心指导农牧民种植、管理、除草等,6个月后,首个“小黑麦-春青稞”草粮轮作种植新模式示范基地在日喀则市建成并试种成功,青岛市农业科技援藏再添新成果。

经专家鉴定,首次引种试验初步表明,引种的饲用小黑麦品种适应性好,能够适应当地严酷的自然资源条件,根系发达,分蘖多,茎叶生长旺盛,拔节-抽穗阶段生长极为迅速,5月底株高可以达到1.5m以上。据初步测产,灌浆期一次性收割鲜草每亩产量可达2吨以上,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优质营养的青饲料。而且此时收获不影响下茬作物种植,能充分利用西藏冬春闲田,有效改善日喀则地区种植结构,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还对西藏农区冬季裸露的农田进行覆盖,减轻沙尘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种养增收以及生态环保的双赢。

[来源:信网 编辑:戴慧慧]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英国矮脚马宝宝运动会上圈粉 青农大为小马驹全网征名

04/22 09:52 / 半岛都市报

它围着场地调皮撒欢,一个滑铲急刹精彩亮相,成了运动会上的“显眼包”。目前,青岛农业大学正为小马驹征名,未来会组织本专业学生到基地探访,也会找机会再邀请它回学校。

青岛本地鲅鱼迎丰收 一条大船出海一天就能捞回上万斤

04/22 09:44 / 半岛都市报

进入谷雨节气后,青岛本地的当流鲅鱼迎来大丰收。渔民们开启连轴转模式,每天基本都在海上,一条船一天能捞回1万斤左右。在沙子口国家中心渔港,一天有七八条大船靠岸,有七八万斤本地鲅鱼上岸。今年本地鲅鱼的价格比往年更亲民,下船的价格为每斤25元左右。

深度报道

“海军之城”青岛:直挂云帆济沧海 而今迈步向深蓝

21:15 / 青岛早报

作为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海防重镇,青岛见证着人民海军奋勇前行的光辉历程。战舰与城市血脉相连,海军与青岛同频共振,青岛军民同呼吸、共命运。沧海奔流,浪潮翻涌,全城侧耳倾听深藏在阵阵涛声中的热血海军魂、赤诚报国心。

规划路迟迟不建、在建路交付延期 家门口小路何时畅通

04/19 13:45 / 青岛日报

近年来,青岛一批主次干道相继施工、通车,不仅扩充了城市的“体量”,也提升了发展速度,但市民家门口的部分规划小路、短路长期停工、工期拖延,成了“口头路”“拖延路”“烂尾路”,每日都在影响着群众出行,不容小视。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