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老字号企业来落户 李沧区这一产业园变生财“宝地”

2025/06/24 07:44

阅读:

原标题:老厂房“魔改”,变成企业生财“宝地”

记者探访李沧区兴华路华通都市新经济产业园,片区经济涌动新活力

从昔日的纺织厂,到如今的新产业园区,位于李沧区兴华路的华通都市新经济产业园,正上演着城市更新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戏”。记者在园区探访发现,这座占地面积超过54亩的现代化园区,以年均超千万元的税收贡献,成为胶州湾东岸科创新区产业升级的标杆。

老厂房“魔改”新园区

走进华通都市新经济产业园,老厂房经过粉刷和装修已焕然一新。在园区北侧和东侧,8000多平方米的崭新厂房拔地而起,在老厂房映衬下闪现着活力。

园区内,办公区、仓储区、生活区等多个功能板块划分明确,园区还设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及职工餐厅。从总部办公的高端商务需求,到物流仓储的高效运转需求,这里都能一站式满足。“我们为入驻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园区运营方工作人员表示。

据了解,多年前,这里曾是一家纺织厂。2022年,兴聚源(青岛)智慧园区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并开始运营园区。如今,这里已有50多家企业进驻,入驻率超过90%,年累计纳税额超过1000万元。

老字号企业来落户

在园区西部的一间厂房内,工人正在忙碌地制作手工汤包。制作间对面,就是汤包的成品冷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是市级老字号及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忆汤包”的供应链。

“这里位于市区,区位优势明显。还靠近环湾路、重庆高架路、跨海大桥高架路,交通也便利。我们在各个区市都有门店,这里非常适合我们配送。”企业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以前,门店都是“前店后厂”的模式;现在冷鲜技术突破后,汤包可以集中配送。他们入驻园区后,依托翻新的老厂房建起全天候低温、卫生可控的全透明开放式厨房和冷库,采用“小店鲜配”模式,为数十家门店提供新鲜食材配送服务。未来,这里还将成为公司重要的产业发展基地。

除了“千忆汤包”,园区还有体育产业、建材、建筑业等企业入驻。“作为胶州湾东岸科创新区的重点项目,园区拥有明显的区位与交通优势,极大降低了物流配送时间与成本。”园区运营方表示,他们正在把园区打造成集智能仓储、分拣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新经济园区。

引来食品工厂安家

2024年,青岛小山前食品有限公司准备入驻华通都市新经济产业园。园区为迎接企业入驻,投资4000多万元打造集智能仓储、分拣物流、直营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厂房,新增建筑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记者在园区西北角注意到,高大的厂房、宽阔的停车场和货运仓库已经建成。青岛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龙头,经济活跃、市场潜力巨大。企业在青岛布局时,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办理各种手续,为企业落地保驾护航,最终企业选择在产业园安家。企业投入运营后,除了服务国内用户,还将对接青岛的港口资源,积极扩大出口。

从老厂房到新园区,华通都市新经济产业园正以“工业遗存+产业赋能”重构空间格局,不断蝶变升级,成为李沧西部片区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 首席记者 刘卓毅 摄影报道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秦璐]

青岛话题

青岛调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 首批两处房源可选择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青岛推出端午主题文旅活动 邀市民游客共赴山海之约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有了“放心消费地图” 消费维权更便捷

08:32 / 人民日报

下一步,青岛将加大放心消费示范标杆培育力度,持续营造“政府有力、商家有信、消费放心”的消费环境。

全国避暑旅游路线发布 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上榜

07/04 07:21 / 观海新闻

此次发布的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个市,其中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入选山东省的“阅揽山海·舒爽胶东”避暑旅游线路。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