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回访去年台风受灾寿光菜农:政府帮我重建菜园!种的甘蓝、芹菜亩产万斤

2019/08/16 15:42

阅读:

原标题:回访去年台风受灾寿光菜农:政府帮我重建菜园!种的甘蓝、芹菜亩产万斤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去年台风“温比亚”期间,一则“1年遭2次水,寿光菜农眼哭肿白了头”的视频在网络热传。今年,受第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潍坊遭遇1952年有水文纪录以来最强降雨,这位菜农的田里怎么样?

15日上午,记者辗转联系上了这位菜农吴保莲,她是寿光市口子村人。记者到达时,她正在张家屯村的流转土地上给芹菜拔草,并且补种由于下雨导致的少量芹菜死苗。

寿光的雨才停了两天,吴保莲的地里已没了泥泞的感觉,用力踩一脚,很实。

还没说上几句话,她就笑着说,“今年我心情好多了。”

去年受灾后,在当地政府的协调帮助下,吴保莲在邻村的张家屯村租种了36亩流转土地来恢复生产。

恢复生产的钱从哪儿来?记者现场了解到,寿光当地为群众出台了灾后重建贴息贷款政策。各级财政给予80%的贴息,个人负担20%,贴息期限为三年,个人负担部分在还本付息后给予返还奖励。

在政策范围内,吴保莲贷了15万。“这可以说是无息贷款,15万够我们慢慢恢复生产了,慢慢来吧。”吴保莲说。

从4月到6月的大约60天里,吴保莲地里种出了第一季的甘蓝。“张家屯村的地是红土,比口子村的黄沙土土质好一些,甘蓝的产量很好,一亩地产了一万斤左右。”吴保莲说。

收完甘蓝不久,7月16日,吴保莲的地里种上了芹菜,大约70天之后,也就是10月1日左右,她的芹菜也要收割了。“芹菜的话,一亩也能产个一万斤。”

等到收完芹菜,地里就歇茬了。“冬天深耕完,等明年春天再继续种。”吴保莲说,冬天她要再找点零活干,跟她正在打工的丈夫一起挣钱,供两个孩子上学。

10日6时-12日15时,潍坊平均降雨量241.8毫米,折合降水量38.3亿立方米,分别比去年“温比亚”全市平均降雨量、折合降水量多67.1毫米和10.59亿立方米,降雨强度超过去年“温比亚”强度,遭遇了1952年有水文纪录以来最强降雨。而吴保莲的地和芹菜保住了,记者采访期间,她还在用喷灌的方式清洗芹菜叶上的雨斑。

更强的降雨量,更好的结果,如何实现的?连日来,记者在寿光采访了解到,除了提前预警,当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筑坝护堤,寿光新建的排水设施工程立了大功。

自去年12月开始,寿光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了道路排水设施工程建设,构建道路排水与其他水利工程互联互通的排水网络,建成棚(田)通渠、渠连沟、沟进河、河入海的防洪排涝体系。

采访期间,曾有多位群众向记者称赞新修的排水系统,“今年可以放心地往外抽水了。”

记者 吴军林 张珈玮 解强民

[来源:大众网 编辑:孙宝震]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