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平原上的夏洛克》凭什么受圈内人士好评

2019/12/05 09:47

阅读:

原标题:《平原上的夏洛克》凭什么受圈内人士好评

王金跃

上周五,由徐磊执导的处女作《平原上的夏洛克》公映,这部全部由素人演员主演的影片在5天时间里取得800多万的票房。公映前,包括吴京、文牧野等圈内人士纷纷录视频推荐,就连刘德华也在首映式上通过视频,跟本片监制饶晓志一起为影片点赞。有这么多重量级的嘉宾助阵,这样的票房只能说令人遗憾。

相比之下,该片在网上的评分却高达7.8分,看过的观众都纷纷叫好,认为该片虽然看起来土味,但是故事中寓含的深意却一点也不土,影片拍出了农村生活中的荒诞感和黑色幽默,具有现实主义力度。

描述农村生活的院线电影其实并不多,除了电影频道会播放一些此类型的电影外,这些年影响最大的估计就是《乡村爱情故事》系列电视剧了。不过,这个系列的电视剧虽然对于东北农民的性格有非常独到的洞悉和观察,但其本质依然是一部小品式的轻喜剧,对生活的态度是轻松和善意的,在批判的力度上还是很保守。

《平原上的夏洛克》不一样,它有点静水深流的味道,看似荒诞的故事下面,是对农民的性格深刻的洞悉,相信很多观众在影片中的两位“侦探”身上,都能找到生活的影子。

导演徐磊自己也说,片名“平原上的夏洛克”是一个戏称,就像一个业余足球爱好者喜欢称自己是“朝阳区的C罗”一样,是一种自我陶醉,是一种满足,结果就是被现实打脸。影片最大的喜剧效果来自于“夏洛克”这个英国大侦探的名谓,与最后侦探结果一无所获之间的强烈反差。按照正常的侦破片,案件是逐渐明朗的,但这部影片中设计的两人潜伏进学校、假扮外卖员进小区、拍下老板偷情画面去“敲诈”等情节,到最后发现都是一场闹剧。这个闹剧随着伤者“树河”醒来后最终得以消解。影片最后的幻想部分,非常具有超现实主义的色彩,如果解读成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能够说通的,这一方面反映了农民的务实态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们顽强的自我修复心理过程。

影片给两位农民侦探设置了道德底线,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去破案,但绝不害人,不冤人,这种底线的设定让两位喜感十足的侦探令人肃然起敬。但是,影片却不想只博得观众的同情,而是希望让观众明白,这种处世思维是农业社会经过无数生活磨练后的“智慧结晶”。在经过努力依然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前,选择性的忘却其实是一种生存智慧,毕竟生活需要继续下去。

有很多人说,三位素人演员的表演非常精彩,我却不这样认为,相反,我认为这三位演员根本不会表演,他们充其量就是本色出演,但这种看起来非常木讷迟滞的表演风格,放到这部影片中却是很合适的。如果让刘德华来演,估计就是《失孤》的味道,他肯定演不出几位素人演员的味道。表演和内容的相得益彰,让这部小成本的影片绽放出现实主义的光芒。

这部影片的深刻,来自于创作者对于生活的洞察,这些事实在农村一直存在,只是以往的创作者都选择视而不见,这是创作的态度问题,也是影片能够深得很多圈内人士喜欢,而不能大量吸引普通观众的重要原因。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赵晓珊]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发力新消费 青岛历史城区“老字号”焕发“年轻态”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青岛通过城市更新 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