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7月30日讯 “重生的感觉真好!”,42岁的王女士经历了消化道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幸运地逃离死神的魔爪,重新迎来了新的美好人生,她和两个尚在读中学的儿女一起将深深的感谢送给了城阳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团队。
信网了解到,6月25日晚,42岁的王女士被120急救车送到了城阳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入院时王女士语言不清、意识模糊、剧烈腹痛、心率达130次/分,血压已经降到不足90mmHg,处在休克状态,情况危及,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普外科立即进行相关检查和抢救,腹部CT显示腹腔内多发游离气体,胃窦部不规则增厚,腹腔及盆腔积液,考虑消化道穿孔!更糟糕的是,患者有肾病综合征病史多年,高血压病史极高危,近期又发生脑梗塞,瘫痪在床,身体虚弱。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和患者情况,诊断为消化道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重度贫血、肾病综合征、脑梗塞后遗症、高血压病(极高危)。
患者病情危急且复杂,合并症多,最佳方案是手术治疗,但是患者尿毒症、脑血栓,意识不清,不能耐受手术,手术创伤可能直接加重病情。普外科主任宋保连及团队讨论后决定,不实行手术,利用药物、物理等手段保守治疗,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治疗手段,感染成为最大难点,一旦无法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如此棘手的病情,病人又是两个中学孩子的母亲,抢救室外家人已经痛不欲生,只要有一丝希望,医护团队会尽百分百的努力挽救患者的生命!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胃肠减压、抗休克、抗感染、抑酸保胃、抑制消化液分泌、补液、纠正贫血、静脉营养、纠正低白蛋白及对症治疗,一系列的抢救工作紧密而有序的进行着,同时邀请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影像科等进行多学科会诊,协同诊治。抢救中发现患者腹腔内大量脓液,感染和休克逐步加重,立即邀请超声科专家行床边腹腔穿刺引流术......
医护团队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24小时精心护理,患者病情有所缓解,但病情还是多次出现反复,生命体征仍然不稳定,这给普外科医护团队带来新的考验和挑战,大家反复讨论,根据病情变化和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女士的病情终于逐渐好转,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意识恢复、血压和肾功恢复正常、感染指标好转…… 医护团队在与死神的一次次交手中,在多学科紧密配合下,经过20多天的抢救,王女士终于转危为安。
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展现了普外科团队良好的处置能力和救治水平,也是城阳区人民医院多科室联合救治实力的体现,标志着该院在急危重症救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信网记者 丛黎 通讯员 李春燕
[来源:信网 编辑:陈晓宇]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