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撑一杆碧色,踏一叶扁舟,循着成长的一尾暗香,在2017年的11月,他与国开二中温暖相遇,可谓是在最好的年纪有了最美的遇见。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四季晴雨,滴滴汗水诚滋桃李,从此他便循着心中的那份信念,做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老师,他就是国开二中宋尚坤老师。
担当是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是一种勇挑重担的责任。2017级学生选科分班之际,他担任了5班的班主任。但这次任务却比以往更加艰巨,班级的学生基础很差,问题学生集中,是整个年级公认的困难班级。但他没有一点儿犹豫,没有丝毫推脱,服从安排、听从命令、敢于担当,毅然决然地接过了这份重担。班级的第一节班会课,他的激情并没有把所有人点燃,回应的同学寥寥无几。但他没放弃,每天找学生谈话,逐个寻找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慢慢的,班级里的学生一点点被带动,纷纷融入到了“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的高考氛围中。“苦心人,天不负”,在他的艰苦付出和用心带动下,高三5班在2020年高考中本科任务完成率100%,本科录取率90%,真正做到了“化腐朽为神奇”、“变不可能为可能”。
陪伴是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是一种给人依靠的信赖。对于他而言,陪伴已经成为习惯:早读时他陪着一起背课文,晚自习时他陪着一起做习题。出操时和学生一起奔跑在操场上,吃饭时一起出现在食堂的餐桌上,晚上放学时一起与学生入寝。在和学生朝夕相处的岁月里,一种亲情在师生间流动。他是疫情期间让人心疼的“硬核”班主任,不仅出色完成了自己的在线教学任务,还帮助老教师克服技术困难,安抚学生焦虑情绪。他用每天的守护,让学生感受到学校、老师的关怀,感受到了战胜疫情的信心。陪伴的另一种形式是记录。在细细密密的陪伴中,欢喜与困惑同在,他把学生们拍成照片,制成相册,写成文字,用各种形式记录学生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学生们也在陪伴中享受着这种温情。工作虽累,但他任劳任怨。看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的未来,无论遇到什么风雨,孩子们都会坚强面对,一路走下去,因为他们心中有爱。
榜样是一面鼓舞斗志的旗帜,是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他坚信:典范比教育更快,更能强烈地铭刻在人们心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时时、事事率先垂范,无形中激发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自觉性,提升了自主管理的能力。“润物细无声”,才能真正使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比如:弯腰捡起废纸、拿起拖把拖地、整理讲桌、不迟到、不拖堂、言谈举止大方、穿戴得体等等,他擅长在细节中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他还十分推崇竞技体育,他认为竞技体育中最值得学生学习的是不服输的精神。学习之余,他组织学生成立了校足球队,亲身上阵担任教练,带领学生参加莱西市足球联赛,一举斩获桂冠,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更激发了学生不怕困难、勇争第一的信心。
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当中,会遇到很多老师。我们常说感恩遇见,正是因为遇见了宋尚坤老师这样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老师,才让学生的一生弥漫着特有的芳香。
我们相信,待到百花盛开、桃李烂漫的时候,宋尚坤老师会是笑的最灿烂的那一个,因为他是我们在国开二中最美的遇见。
(以上图片来源:国开教育集团)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