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物价指数重回“一区间”并不意味通缩
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发布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显示,9月份CPI同比上涨1.7%,时隔18个月重回“1区间”。
从CPI走势可以看到,2019年2月份CPI同比上涨1.5%,此后呈持续走高或持平态势,在2020年1月份达到5.4%的高点后回落,6月份、7月份因受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涨幅略有扩大,8月份继续回落,并在9月份首次回到2%以下。
从CPI构成来看,食品价格涨幅显著收窄是9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大幅回落是食品价格涨幅收窄的主要原因。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和7月份,生猪生产恢复的两个重要拐点相继出现,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先后实现同比增长。8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3.5%,连续11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7%;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7%,连续7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1.3%。照此趋势,有信心实现全年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的目标。
“目前,猪肉价格、交通和通信价格仍在收缩,四季度国内CPI同比增速仍有望进一步放缓,有人担心国内陷入通缩风险。个人认为,国内不存在通缩风险,四季度CPI同比涨幅有望维持在‘1区间’。”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
多位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学者也持这一判断。“9月份CPI环比还在上升,核心CPI依旧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涨幅与上月相同。非食品价格中,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在上涨,说明居民对文化旅游等的消费需求在上升。”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明确表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通缩。他认为,我国经济正在稳步复苏,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和更加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依然在发挥作用。尽管全球需求较弱,但市场信心和预期还在上升。
“中国经济整体处在稳固复苏过程中,不要过于在意CPI短期波动。”徐洪才表示,从另一方面来讲,CPI同比涨幅下降,也有助于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周茂华分析认为,国内需求在逐步改善。从近几个月数据看,国内消费、投资恢复明显加快,经济复苏态势良好。CPI涨幅放缓主要是受猪肉价格涨幅回落与高基数影响。9月份CPI环比上涨0.2%,连续3个月改善,多个分项指标同比延续边际改善态势,显示内需在稳步恢复中。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认为,9月份物价涨幅虽回落较大,但仍维持在温和区间。目前看,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复苏加快,意味着需求端在恢复。
专家指出,展望全年,我国有强大的国内市场支撑,经济发展有足够的韧性和潜力,拥有充足的宏观政策空间,保持物价平稳运行具备坚实基础。
“四季度国内将进入传统消费旺季,叠加政策效果释放,国内需求延续回暖态势,带动国内服务业、食品价格恢复增长,一定程度将抵消猪肉价格涨幅回落影响。全年物价有望整体保持温和水平。”周茂华说。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孙宝震]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