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盏盏豆面灯 点亮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快到了,在青岛即墨田横岛一带的渔家人有用黄豆面捏豆面灯庆元宵的习俗。近年来,即墨豆面灯越来越丰富喜庆,一盏盏豆面灯成了田横岛渔家文化的特有标识。
豆面灯寓意吉祥美好
据《胶澳志》记载:“上元蒸面做灯,注油点之,视其烬花以占五谷丰歉,曰灯花。所谓“豆面灯”,就是用黄豆面捏成形态各异的面塑,面塑顶端或背上捏一小碗,内插灯芯,倒入豆油,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点燃豆面灯,一些放在屋内、院落、大门口等不同位置,一些摆放在家里供桌上供奉祖先,这不仅寄托着人们浓厚的乡情,也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祈盼,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各式各样的豆面灯寓意吉祥美好,其制作工艺也特别讲究。
在即墨田横岛潘家村王秀云家中,记者见证了制作豆面灯的过程:做一盏豆面灯,要用上一年新打的新黄豆磨成面粉,先用清水掺和豆面反复揉成面团,使其柔韧筋道,之后塑型、风干、上色、上釉,最后在灯盏内插上一根当地山上特有的草木,并缠以棉絮做灯芯,倒入豆油,一盏活灵活现的豆面灯就做好了。因豆面有油性,做好之后放在那里又亮又好看,不裂也不坏,干了以后抹上油就可以摆放很长时间。
正月初六开始制灯
年前,2021年央视新春走基层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 《我们的中国梦——东西南北贺新春》特别节目在青岛即墨进行演出录制,已经在2月10日(大年二十九)黄金时间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综艺频道(CCTV3)相继播出,春节期间于央视各频道多次滚动播出。
在这个节目中,节目主持人朱迅向全国亿万电视观众介绍展示了王秀云精心制作的豆面灯。据青岛即墨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旅游电商办江志一介绍:“田横岛及周边村庄,渔家人从正月初六便开始着手制作豆面灯。即墨田横岛及周边的元宵节是从正月十四开始的,临近中午村民们都会摆放好精心制作的豆面灯,等到正月十五傍晚点亮面灯,一直放到正月十六才会收起来,然后再等到二月二配着蔬菜一起炖炒,成为可口的佳肴”。
即墨田横岛正月十五元宵节制作豆面灯的习俗已经传承三百多年,成为当地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豆面灯越来越丰富喜庆,越来越多姿多彩,伴随着时代变迁,一盏盏豆面灯成了田横岛点亮元宵节的一种独特方式。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通讯员 董志刚 摄影报道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陈晓宇]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